黄土地见证为民情——记米脂县杨家沟村第一书记刘峰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7-19 09:44:33 编辑:李 娜

“敢于在基层锻炼、摔打,心怀信念,不负使命。”这是刘峰始终坚守的初心。

刘峰此前曾任陕西榆林能源集团售电公司党支部副书记,2023年6月,他主动请缨奔赴乡村振兴第一线,担任米脂县杨家沟镇杨家沟村第一书记。两年来,刘峰坚持“产业造血+民生造福”的帮扶工作思路,多方争取资金约2000万元,使杨家沟村的整体面貌和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并帮助全村百姓销售价值500多万元的黑毛土猪肉、苹果、樱桃、小米、红薯等农副产品。今年3月,刘峰被评为榆林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产业振兴——

光伏项目激活发展引擎

黄土高原的沟壑之间,一片片蓝色光伏板如璀璨明珠镶嵌。在阳光照耀下,光伏阵列正源源不断输送出绿色电能,照亮杨家沟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杨家沟光伏项目的实施,得益于刘峰的一次次调研和坚持。

担任杨家沟村第一书记以来,刘峰始终认为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他走进田间地头,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了1万余字的调研报告,从基层组织建设、产业振兴、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教育资助等方面规划了该村乡村振兴12项重点工作,并确定了光伏帮扶的思路。为此,他专门邀请专家做了光伏项目建设方案,先后7次向榆能集团汇报,最终申请到了924万元项目建设专项资金,兴建了装机容量达1.5兆瓦的光伏项目。

目前,该项目已建成投运,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约60万元。

人居环境——

“绣花功夫”扮靓乡村颜值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底色工程”,更是增进民生福祉的“民心工程”。

为了让全村百姓能够全部、直接受益于帮扶资金,刘峰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大力推进“千万工程”实践。他向榆能集团申请了200万元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实施“双百工程”,主要用于公共区域环境整治和常住户居住环境整治,有效改善了群众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刘峰还向榆能集团申请96万元专项资金修复了塌陷断裂的扶风古桥,修建了2所公共厕所;申请50万元用于杨家沟村村史馆建设。此外,还投资300万元规划建设杨家沟村党群服务站,目前该项目已开工建设。

多办实事——

细微之处彰显为民初心

“我这里一切都好,谢谢你们一直挂念着我!”杨家沟村84岁的赵淑平紧紧地握着刘峰的手,激动地说。

赵淑平是抗美援朝老战士遗孀,四个儿子中已有三个因病离世,只留下小儿子与她一起生活,一直住在旧窑洞里。在走访过程中,刘峰了解到赵淑平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个新窑洞。随后,他联络各方筹措到资金5万元,将老人的一孔老窑洞修葺一新,并在2025年春节前帮助老人与儿子迁入新居。如今,刘峰隔三差五就会去老人家里嘘寒问暖,为老人送去羊肉、米面食用油等慰问品。

为充分了解村情民情,刘峰与队员们走遍杨家沟村的山山峁峁,一年内遍访常住户3次以上。在与群众交谈过程中,他发现杨家沟村是周边村落中唯一没有老年幸福院的村子,该问题成了群众心头期盼解决的“当紧事”。为此,刘峰申请了65万元帮扶资金,将两处闲置院落分别改造为杨家沟村老年幸福院及寺沟自然村分院,同步建成了中医理疗室和老年活动室,为全村5处群众聚集的场地配置了健身器材、桌椅板凳、音响、饮水机等,方便群众开展自发性娱乐活动,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记者 杨晓慧 刘香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