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阳区鱼河峁镇创新培育特色庭院经济——盘活“方寸地” 点亮“致富路”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7-09 10:25:20 编辑:李 娜
“墙头爬满葡萄藤,院里整齐摆桌凳,厢房改作小作坊……”漫步在榆阳区鱼河峁镇的村落间,庭院经济的蓬勃生机扑面而来。
近年来,鱼河峁镇按照“完善延伸主导产业链,辐射带动庭院经济发展”的工作理念,以庭院为载体,以家庭为阵地,锚定富民强村美镇目标,结合各村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庭院、窑洞、房前屋后闲置土地等潜在价值,引导群众探索发展特色庭院经济模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昔日的“方寸之地”,正逐步成为群众增收的“幸福摇篮”。
破局:
党建引领点燃发展热情
鱼河峁镇丘陵川道交错,交通便利。该镇立足“小庭院”做活“大经济”,成立庭院经济专班,制定“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基层党组织带头,动员党员先上,设“党员示范户”32户,让党员试种特色作物、开民宿,用真收益和好经验,给群众立榜样。
鱼河峁村党员谢飞,就是个好例子。“镇上搞庭院经济,号召党员带头。我寻思着院子就是现成的资源,收拾改造了一番。现在院里能种菜,还办起农家乐,去年赚了十多万元。”谢飞说。
赋能:
多元模式拓宽致富路径
在发展庭院经济时,鱼河峁镇注重同人居环境改造相结合,整合1000多万元乡村振兴资金,在黄崖窑村、鱼河峁村改造了400多户旧居、600多户厕所、300多户煤改气,升级了基础设施。
同时,该镇发展“划片统一”“农旅融合”“小院盆栽”“因户制宜”“小院餐饮”“小院作坊”等六种模式,近1000户农户尝到了甜头。
“发展庭院经济,既跟着全区的思路走,又结合镇上的实际,找不一样的思路。”鱼河峁镇组织委员苏柯说。
成效:
小院焕彩绘就共富图景
昔日普通的农家院,如今成了各具特色的“聚宝盆”。翻开鱼河峁镇的庭院经济“账本”,共富图景一览无余:总产值200多万元,带动800多人就业,120孔废窑洞变了样,21处“口袋公园”+16处“庭院议事角”点缀其间,50多位“土专家”活跃田间地头……
下一步,鱼河峁镇将推进庭院经济深度融入“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区域产业发展、电商直播平台、旧居改造和厕所革命等领域,通过培育示范户、激活民宿业态、赋能土特产品牌、构建电商物流体系等举措,为庭院经济注入持久动能,让方寸之地持续释放振兴潜能。
记者 陈静仁 刘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