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风 | 治理网络空间乱象,平台责无旁贷

来源: 时间:2025-09-29 15:20:50 编辑:王丹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当小红书的八卦词条、微博的明星琐事、快手的泛娱乐内容接连霸占热搜,五家平台被集中约谈的信号,恰似给“流量至上” 的狂欢浇下清醒剂。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更非流量赌场,平台手握信息分发的权力,理应扛起守护精神家园的责任大旗。

平台的责任,始于对信息生态的守护。算法不该是低俗内容的“助推器”,热搜更不应成明星琐事的“陈列架”。约谈通报直指核心病灶:小红书的恶意引流、UC的敏感信息扎堆、今日头条的极端内容置顶,本质是平台将“用户停留时长”奉为唯一标尺,在流量变现中失守了价值底线。这种“越猎奇越推荐”的恶性循环,不仅挤压了公共议题空间,更在制造认知茧房,让网络生态沦为乌烟瘴气的“名利场”。

平台的责任,根植于对公共属性的敬畏。从《网络安全法》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法律早已明确平台的 “数字基础设施”定位。当算法能左右千万人的信息视野,当热搜能撬动社会舆论走向,平台就不再只是商业主体,更肩负着引导共识、凝聚人心的公共使命。此次约谈强调“从严处理责任人”,正是对“技术中立”遁词的否定。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这是数字时代的铁律。

平台的责任,落脚于法治与伦理的双重践行。治理“热搜乱象”不必讳言技术,但更要超越技术。一方面应像“清朗”行动要求的那样,将公益内容权重纳入算法设计,对低俗信息实施流量降级;另一方面需建立算法公示与人工干预机制,让信息分发从“黑箱操作”走向“阳光运行”。唯有将社会效益嵌入商业逻辑,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方合人民利益。当每一个算法都浸润伦理,每一个热搜都坚守底线,网络空间才能真正成为滋养心灵的沃土。

李小龙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