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风 | 民歌点亮塞上驼城 和声讴歌追梦中国

来源: 时间:2025-09-04 17:57:26 编辑:王丹 责编:王丹

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和榆林市音乐家协会协办的“2025陕北民歌榆林合唱大会”将于9月6日至9日在陕西榆林举办。本次合唱大会以“放歌陕北 唱响中国”为主题,集中展示我国合唱艺术与陕北民歌发展的丰硕成果,推动陕北民歌与现代文明、都市生活相融合,用歌声激励广大群众拥抱新时代、跨越新征程的昂扬斗志,以歌为媒促进文化交流,打造文化品牌。

时维九月,塞上秋来。历史名城榆林即将迎来一场精彩绝伦的民歌盛宴,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这场特别打造的音乐盛典,无疑对擦亮陕北民歌文化名片、推动陕北民歌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擦亮陕北民歌文化名片。陕北民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黄土高原的历史记忆与人文精神,其高亢豪迈的唱腔、真挚朴素的情感,是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本次大会通过多省份联动、全国性合唱展演的形式,将《东方红》《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经典曲目以集体合唱的震撼形式重新演绎,极大提升了陕北民歌的影响力与辨识度。活动依托榆林深厚的文化土壤,通过融媒体广泛传播,助力陕北民歌从地域性艺术走向世界舞台,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生动载体,显著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推动陕北民歌创新发展。近年来,榆林不断健全陕北民歌传承发展机制,提出“以保护促传承、以传承促发展”发展原则,切实加强认定、建档、研究、宣传等基础工作,促进陕北民歌融入现代生活,推动陕北民歌繁荣发展。本次合唱大会突破传统单人演唱模式,以规模化、多声部的合唱艺术重构陕北民歌的表现形式,为非遗活态传承提供了创新路径。通过融合现代编曲技术、舞台设计和多媒体呈现,以鲜活表达焕发民歌时代气息。大会邀请青年音乐家参与创作,鼓励跨界融合实验,使陕北民歌经典传统曲目在保留乡土韵味的同时,更符合当代的审美需求。创新实践不仅拓宽了民歌的传播渠道,更能吸引年轻群体热情关注、学习传唱,为民歌注入可持续发展力量,真正实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文化使命。

打造陕北民歌演唱盛典。合唱大会广邀陕北民歌专家代表、陕北民歌榆林合唱大会参演合唱团、各界群众代表、新闻媒体记者等共同欣赏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得者演唱的陕北民歌经典曲目、大赛联合合唱团演绎的《黄河大合唱》等经典合唱曲目以及陕西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带来的演奏,打造了一场融艺术性、群众性与节日性于一体的民歌盛典。通过组织全国各省合唱团汇演及深入基层开展惠民演出活动,民歌从舞台走向街头、从专业领域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群众在参与中感受黄土情怀,在歌声中增强文化认同,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依托榆林文旅资源,有机嫁接“榆林美好生活周”消费活动,以歌为媒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形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环。这一盛典不仅成为陕北的文化品牌,更为中国民间音乐如何服务人民、赋能生活提供了示范样本。

舒展美妙歌喉,陶醉天籁之音;饕餮民歌盛宴,享受如诗生活。再过几天,人们将欣赏到延安大学鲁艺合唱团、青海师范大学合唱团、天津开放大学美音女子合唱团、广西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民歌合唱团及榆林陕北民歌合唱团、榆林工会职工合唱团等来自全国各地30支合唱团放歌陕北、唱响中国,为推动陕北民歌国家级非遗瑰宝活态化传承、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

雷钟哲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