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风 | 安全警钟须长鸣,莫让悲剧再重演

来源: 时间:2025-07-28 16:44:05 编辑:王丹 校对:张倩 责编:王丹

近日,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公司选矿厂参观实习时,因浮选槽格栅板脱落坠入矿浆,最终全部溺亡,一名教师受伤。这起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故,犹如一记重锤,敲响了安全问题的警钟。

事故发生后,公众的目光聚焦在一个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上。浮选槽本就是工业高危区域,格栅板作为重要的防护设施,为何会突然脱落?涉事企业2月份宣称完成格栅板更换并实现“零事故”,可现实却如此残酷,更换工程是否覆盖事故区域?施工质量是否达标?日常检查是否只是走过场?有受访学生提到,平时浮选区员工较少,实习参观时人员大幅增加,若多人站在格栅板上,板子可能承受不住。这是否意味着企业作为实践基地,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参观时人员密度变化带来的风险,安全防护意识严重不足?

从初步调查结果来看,企业的安全管理存在严重漏洞。对设备维护缺失,没有对格栅板全部焊缝做无损检测,日常承载标识缺失,未限定同时站立人数,这些问题反映出企业在安全管理上的粗放与随意。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却忽视了最基本的安全生产责任,对员工和实习学生的生命安全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 而学校方面,与企业签署的《教学实习安全协议》未明确现场监护、限员和应急流程,这暴露出高校在实习管理中的失职。将学生送往高风险环境实习,却没有做好充分的安全保障和风险评估,没有尽到对学生的保护责任。

这起事故绝不是简单的意外,而是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必然结果。涉事企业和学校都难辞其咎。如今,涉事车间全线停产整顿,相关责任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东北大学也启动校内问责并暂停矿山现场实习,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提级调查此事件。这些措施虽然必要,但6条鲜活的生命已逝,教训太过惨痛。

安全无小事,尤其是涉及到学生的实习安全。企业不能只把“零事故”挂在嘴边,更要落实到行动上,彻查每一处安全隐患,严格规范安全管理流程。学校在组织实习时,必须做好风险评估,明确各方责任,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现场监管。希望这起悲剧能成为全社会的警示,真正让安全责任落实到位,监管严格执行,避免类似的人间惨剧再次发生。

李小龙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