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上风 | 齐心守护自然精灵 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来源:榆林网 时间:2025-07-01 08:17:27 编辑:王丹 责编:王丹
日前,榆林市林草系统非法猎捕贩卖鸟类等野生动物排查整治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传达了中省市有关工作批示精神,安排部署了当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非法猎捕贩卖鸟类等野生动物排查整治工作。会议强调,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等工作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全市各级部门要常态长效推进野生动物保护排查整治工作,围绕地域特性、气候特征、风俗特点,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场所,开展清山查套、清网清猎、清理整顿,坚决打击整治非法猎捕、非法售卖等乱象。
鸟类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扮演多种角色,可以传播花粉和种子,可以消灭危害人类健康的害虫。鸟类多样性直接反映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某些特化物种的灭绝,还可能导致共生植物或昆虫的连锁衰退。保护鸟类不仅能够维持基因库的丰富性,也为未来科学研究如鸟类迁徙的导航机制提供不可替代的资源。
从维护生态平衡维度观察,鸟类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猫头鹰和隼类通过捕食啮齿类动物,避免农作物鼠害爆发;鹈鹕等水鸟控制鱼类种群过度繁殖;秃鹫等食腐鸟类加速有机物分解,防止疫病传播。在森林生态中,冠层鸟类如鹦鹉的消失可能导致种子扩散受阻,影响植被再生。迁徙鸟类如北极燕鸥还连接不同地区的能量流动,其数量下降会打破跨大陆生态平衡。关键物种的消失,甚至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度考量,鸟类为人类提供了堪称“直接”的生态服务。燕子等食虫鸟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苍鹭等湿地鸟类净化水体,提升水源质量。鸟类也是环境健康的“晴雨表”,煤矿中的金丝雀曾警示有毒气体,现代城市中麻雀的减少反映空气污染加剧。观鸟产业全球年产值超过千亿美元,促进生态旅游就业。心理研究表明,城市中鸟鸣可降低居民压力水平15%以上。此外,鸟类仿生学推动科技创新,如翠鸟嘴型启发高铁降噪设计。保护鸟类即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综上不难看出,榆林市林草系统召开非法猎捕贩卖鸟类等野生动物排查整治工作,榆阳区等召开野生鸟类保护及专项打击行动推进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保护野生鸟类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对于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对非法猎捕、非法售卖鸟类等野生动物乱象形成震慑。通过严惩违法犯罪,全链条打击猎捕、食用、出售、购买、利用、运输、寄递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违法行为,有效构筑起野生动物保护的铜墙铁壁。并使保护工作长效化、常态化。
打击非法捕猎,上合中央要求,下合百姓心愿,是文明社会、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与题中之义。近年来,随着榆林生态环境不断向好,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包括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国宝级黑鹳等,都选择在此繁衍生息,更多的候鸟则将榆林湿地当作了南北迁徙的“中继站”。希望榆林继续压紧压实各级责任,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扎实开展2025年“清风行动”,紧盯“捕、运、销、食、玩”等重点环节严厉打击相关违法犯罪行为;以开展非法猎捕、贩卖鸟类等野生动物排查整治行动为契机,坚持“以打开路、清理整治,保护为先、综合施策”,推动野生动物保护各项措施落地落实落到位。同时广泛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普法宣传进社区、进村镇、进企业、进校园,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野生动物的浓厚氛围。齐心守护自然精灵,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雷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