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动移风易俗 倡导文明新风——致全市干部群众积极践行移风易俗的倡议书
来源: 时间:2025-09-30 16:33:40 编辑:李小龙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婚丧嫁娶是传承家风、彰显民风的重要载体。祖辈传下来的勤劳节俭、邻里互助的好风气,是榆林人最宝贵的“传家宝”。可这几年,一些地方人情往来变了味,喜事丧事讲排场、比阔气,让人情变成了“人情债”。为让咱们的日子过得更轻松、更暖心,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动员全社会积极践行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婚事新办,抵制高价彩礼。爱情贵在真心,家庭美在和谐。广大新人应树立正确婚恋观,将忠诚担当、勤劳能干、孝老爱亲作为婚嫁核心考量,倡导“低彩礼”,鼓励“零彩礼”,树立不比彩礼比人品、不讲排场讲文明的新风尚。提倡参加集体婚礼、旅行结婚、创新举办节俭且具有纪念意义的婚礼仪式,合理控制人情往来,不滥发请柬、不大办宴席、不搞豪华车队、不过度“闹婚”,形成简约清新的婚俗新风。
二、丧事简办,推行绿色殡葬。厚养薄葬方显孝道,治丧应遵循节俭原则,缩短治丧时间、控制宴请规模,不在公共场所搭设灵棚、抛撒纸钱。老人生前多端一碗饭、多陪聊聊天,胜过身后百般炫耀。鼓励生态安葬,以庄重、环保、简朴、文明的仪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三、余事不办,减轻人情负担。人情浓不浓,不在酒席排场,而在平时真心实意的走动。孩子满月、老人寿辰、升学乔迁等喜事家庆,提倡在家庭内部庆祝,不通知、不收礼、不摆席。倡导通过一束鲜花、一句微信问候等文明方式表达祝福,让亲情友情回归纯粹,切实减轻大家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四、培育文明,传承家庭美德。家风淳正传美德,文明习惯进日常。不搞封建迷信,不参与黄赌毒。家家户户讲卫生,垃圾主动分类,做清清爽爽的榆林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勤俭节约、邻里友善、廉洁齐家等良好家风,用一家之“小文明”带动社会之“大风气”。
五、示范带头,引领文明风尚。党员干部要严守相关规定,带头践行新标准,管好自己、带好亲属、影响他人,做移风易俗的引领者和倡导者。请广大市民朋友们也积极行动起来,动员亲友一起践行新民风。特别是年轻人,要敢于对“甜蜜的负担”、陈规陋习说“不”,让婚姻从轻松开始,让生活向幸福出发。
朋友们!移风易俗,不是不近人情,而是为了让真情回归。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共同培育勤俭节约、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争当文明新风的“践行者”和“代言人”!榆林新民风,等你来践行!
中共榆林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榆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2025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