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累计治理水土流失2.05万平方公里 守护绿水青山 筑牢生态屏障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2025-11-13 23:51:52 编辑:李 娜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今秋,记者在榆阳区青云镇杜家沟村看到,起伏的山峁间以往零散分布、靠天吃饭的荒坡地,如今已被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梯田所取代。

“过去这些都是靠天吃饭的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庄稼收成没保障。”据杜家沟村一组小组长杭冬云介绍,通过实施坡改梯项目,配套旱作节水农业“四位一体”集雨补灌设施,如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种植,玉米亩产从原来的300斤提高到800斤。今年村里种植了600亩玉米,预计可实现产值50万元。

坡改梯作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举措,能有效将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转变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拦沙、蓄水、保土和农作物增产效果显著。2021年以来,榆阳区累计投资3875万元,在古塔、青云、上盐湾三个乡镇的15个行政村实施坡改梯项目19375亩。

“坡改梯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减少入黄泥沙约12.7万吨,解决了撂荒地2300亩,粮食亩均增产20%,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榆阳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事务中心主任刘志慧表示,“十五五”期间,榆阳区将持续聚焦拦沙保土、减少入黄泥沙目标,加快水土保持建设步伐,全力筑牢生态屏障。

据了解,榆阳区已建成拦沙坝134座,可拦泥沙2300万立方米、淤地379公顷,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榆阳区的生态治理成效,是我市久久为功致力水土保持的一个生动缩影。作为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近年来,榆林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多措并举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新进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出台了《榆林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并由市水利局牵头编制了《榆林市水土保持规划(2025—2035年)》《榆林市水土流失治理暨淤地坝建设管护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为深入推进以水土保持为主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实施提供了遵循。

在综合治理方面,我市大力推进以“三合一”项目为主的水保工程建设,努力实现泥不下山、水不出沟。目前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5万平方公里,其中“十四五”以来治理面积达3961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由2020年的56.89%提高到2024年的59.75%。

关 的 交 叉 学 科 知 识 ,为 未 来投身体育事业奠定基础。弟弟白钰鸣则看重专 业适配度,作为运动员,他对科学训练与康复课程 抱有浓厚兴趣。

白 钰 豪 告 诉 记 者 ,他 平 时 在 学 校 很 乐 意 与 同 学 们 分 享 运 动 日 常 ,也 喜 欢 听 同 学 们 讲 生 活 中 的 趣事。“我也会探索跳水之外更广阔的世界。”

白 钰 鸣 说 ,在 学 校 时 他 经 常 和 哥 哥 探 讨 学 习 问题,“未来要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实力和 风采”。


记者 闫景 刘浩波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