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为基、创新赋能,榆林羊绒毛产业—— 向高向新向未来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9-13 14:08:48 编辑:李强 责编:王丹

从传统养殖到现代产业,从地方品牌到国际市场。

近年来,榆林充分发挥羊绒毛产业发展多元优势,坚持以品质为根基、创新为引擎,逐步构建起集绒山羊养殖、原绒分梳、纺纱织造、成品制造、终端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奋力书写羊绒毛产业向高端化、现代化转型升级的精彩篇章,以产业提质增效充分凸显“软黄金”的时代价值与非凡魅力。

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持续“跃迁”式增长,离不开重点项目的支撑。

位于榆阳轻纺产业园的陕西驼城绒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驼城绒业),是一家集标准化生产、设计研发、质量检测、展示展销、物流仓储、综合业务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羊绒纺织生产企业。当前,占地面积123亩的驼城绒业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走进驼城绒业的染色车间,从意大利引进的LAWER染色系统正在全速运转。“为切实提升企业绒毛系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们先后引进了全自动液体助剂存量和输送系统、全套进口高端粗梳毛纺设备,并依托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技术,生产出了品质上佳的高档粗纺羊绒纱线。”据驼城绒业董事长孟利胜介绍,驼城绒业项目整体投产后,每年可加工水洗原绒1000吨、分梳无毛绒600吨、染色无毛绒1000吨,生产羊绒精纺和粗纺纱线600吨、羊绒精纺面料和粗纺高端面料100万米、羊绒围巾20万条、羊绒制品10万件。

榆林羊绒毛产业的技术创新,还体现在材质创新与工艺融合领域。

由应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红太羊绒全产业链项目,持续深耕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目前,该公司除在国内众多城市设立红太羊绒生活馆外,还逐步建立起了全球销售网络,每年出口羊绒纱线300吨、成衣30万件,产品远销17个国家和地区。

“以我们探索研发的羊绒与桑蚕丝混纺工艺为例,在保留羊绒奢华质感的同时,更提升了产品的功能性、实用性与高级感。红太品牌也由此一举突破了传统羊绒产品的季节性和消费群体局限,占据了覆盖全品类、全龄段的独特竞争优势。”应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红太羊绒运营总监马莹说。

近年来,榆林先后出台《关于支持羊绒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榆林市羊绒毛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设立产业专项资金2亿元,为企业研发创新、品牌建设和技术改造注入强劲动能。全市羊绒毛产业在资源规模、链条延伸、市场拓展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2024年全市羊子饲养量突破970万只,羊绒产量超过3000吨,近300户轻纺产业链企业实现总产值近30亿元,并在全国羊毛防寒服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我们将坚持以‘提质增效、品牌赋能’为核心,强化科技驱动,推动建设智能化生产线和研发中心;注重设计赋能,积极培育本土设计力量;推动集群发展,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完善产业链协同机制,拓展电商、跨境贸易等新渠道,促进全市羊绒毛产业加速向产业链高端迈进,推动榆林羊绒‘羊’帆起航、‘绒’入世界。”市工信局副局长高艳丽说。

记者 郝彦丰 刘昊欣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