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一响两千年(陕北说书词)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11-18 09:41:47 编辑:李 娜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打起那竹板三弦响,
好像那黄河滔天的浪。
山丹丹开花红满山岗,
说书人开口就讲端详。
今天不把那别的表,
单说一个老物件有分量。
白:说的是,
七子之家隔两行,
十全归一道沧桑。
五湖四海盘中算,
三教九流珠上忙。
柴米油盐小黎庶,
江山社稷大朝堂,
八方天地经营手,
六六无穷今古章。
白:这是啥东西?对,是算盘。
算盘一响两千年,
大江南北都响遍。
框儿方,珠儿圆,
天地运势藏里边。
十三档位排成行,
上二下五珠定阴阳。
算过沧海变桑田,
算过天文地理和乐章。
算盘里藏着大智慧,
它就是古代的计算机。
中华民族智慧强,
珠算早已进非遗榜。
非物质文化遗产铸辉煌,
还要我们传承和弘扬。
算盘文化难估量,
算理深奥历史长。
五行八卦为算理,
摆下了石子摆草棒。
还有那陶丸和算筹,
春秋战国算阴阳。
东汉刘洪再改进,
方方框框定规章。
“控带四时经纬三才”,
《术数记遗》里有记载。
到了宋代完全成型,
《清明上河图》里有画样。
明代数学家程大位,
编写出珠算书流传广。
算理深,算法明,
《算法统宗》集大成。
加减乘除有了口诀,
平方立方都能算清。
更有那奇人朱载堉,
放弃了王位隐居山乡。
不弄诗文弄音律,
算盘当作“律尺”量。
八十一档算盘算得准,
十二平均律终定章。
西洋人后来才学会,
源头就在算盘里藏。
白:这算盘,
不仅只是算账的具,
还是那乐理的“金殿堂”。
清代官员周懋琦,
建造巡洋舰遇难题。
发明了“子玉算盘”功能更强,
上四下五珠二十五档。
文化发展社会进步,
各行各业要用算盘。
珠算课程进了学堂,
老师和学生要熟记胸膛。
老先生教算盘用尽了心,
小娃娃打算盘手指头疼。
学会了打算盘敢走天下,
不会这打算盘寸步难行。
新中国,要变强,
百废待兴路漫长。
原子弹,核潜艇,
数字如山压肩上。
科研人员排成行,
手指翻飞算珠响。
戈壁滩升起蘑菇云,
大海深处潜艇藏。
小小算盘贡献大,
处处闪耀智慧光。
新时代科技进步快,
电子计算器抢了先,
手指一点数就来,
算盘慢慢靠了边。
虽然算盘已不实用,
老祖宗的智慧要传承。
传承非遗责任重,
承前启后待来人。
白:现在,把算盘当作文物或宝贝收藏和研究的人很多,其中,投入最大、收藏最多、研究最深、贡献最突出的一个人,就是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的赵占明先生。
陕北汉子赵占明,
收藏算盘成第一人。
走村串巷不辞艰辛,
全国各地留行踪。
三十几年如一日意志坚定,
十几万把老算盘收回家中。
不图名利不挣钱,
就为留下这智慧的根。
那是2021年,
赵占明无偿把算盘捐,
榆阳区,夫子庙,
区政府主导把博物馆建。
新馆开展就大火爆,
展出精品算盘一万八千件。
金银铜铁玉骨木瓷,
形状多样百态千姿。
远至汉、晋到现代,
展现了两千年算盘史。
件件展品都是珍宝,
博物馆成非遗的新地标。
收藏算盘世界第一,
国际机构有认证。
游客如潮连绵不断,
算盘文化广流传。
老算盘不再蒙尘烟,
展现着人间沧桑两千年。
赵占明,想得远,
又创建了协会和研究院。
办论坛,搞展览,
编印画册编书刊。
算盘文化得挖掘,
传承弘扬续根脉。
算盘出国作外交礼品,
民族文化传世界。
算盘的故事说不完,
中华文明万万年,万万年!
马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