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过怀、刘欣父子向榆林市图书馆捐赠28种43册书籍——让更多珍贵记忆能够永续流传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5-23 08:52:14 编辑:李小龙 校对:康敬卓 责编:王丹
近日,神木市国槐文字工作室刘过怀携其子刘欣向榆林市图书馆捐赠了28种43册地方正式出版物、内部史料及村志家谱等地方文献,为传承地域文化、守护历史记忆再添新资源,让更多珍贵记忆能够永续流传。
刘过怀是神木市资深教育工作者、地方文史专家,投身农村教育与管理工作39年,退休后笔耕不辍,仍以榆林市国学文化研究会顾问、神木市政协文史专员等身份活跃于文史资料研究与编写领域。其子刘欣(笔名盛彧)作为自由撰稿人,专注历史研究,尤擅两汉、宋明时期民生风俗与军事地理。父子二人自2015年创办国槐文字工作室以来,以“守护记忆、传承文明”为宗旨,合著出版《边墙古堡走神木》《民俗记忆》《不能忘却的记忆》《神木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等9部著作,主编家谱、村志、个人回忆录等19部。其中,参编的《神木市脱贫攻坚志》更是成为全国首批正式出版的脱贫攻坚志之一。
刘过怀、刘欣父子捐赠的国家正式出版物有地方风俗人情、地域文化旅游的力作,如记录明长城遗址的《边墙古堡走神木》、榆林市文化精品项目《民俗记忆》等;稀缺内部史料《刘士高回忆录》,记录了原国民党察哈尔警备司令部上校参议生平;特色志鉴谱牒,涵盖村志、家谱等,部分作品体例创新,极具存史价值。
谈及捐赠初衷,刘过怀表示:“地方文献是文化传承的血脉根基。我们父子始终秉持‘为时代留痕,为历史存档’的理念,这次捐赠既是向家乡文化事业致敬,也希望这些资料能走出书斋,服务社会。”据悉,国槐文字工作室长期与神木市政协、史志办、图书馆及山西、河南等省外文化机构合作,曾联合举办家谱村志展评、文史资料征集等活动,累计收藏方志、谱牒等各类图书2000余册。
通讯员 白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