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糠窝窝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3-12-06 08:40:14 编辑:郝莉娜

岁月匆匆,记忆泛黄,生活对我的仁慈,都永驻心田。曾经的窝窝,就留有暖人的情愫。

  我的记忆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农村人普遍面黄肌瘦,终日终月终年饥肠辘辘,脖子长、颧骨高、眼窝深,穿的烂、走不快、肚里装的窝窝菜。从那个岁月过来的人,对窝窝有深沉的记忆。

  窝窝是榆林老百姓的家常主食。窝窝形状为半圆中间空心,因中空的小窝而得名窝窝。其实窝窝并非都是圆锥形窝头,也有的拍成饼状。制作窝头是农村婆姨的拿手戏,把窝窝面拍成面团,然后盖在左拳头上,右手拍打整形,直到拳头上形成一个锥形窝头,轻轻脱下来稍加整饰,扣在黑铁锅里蒸笼的笼布上,蒸二三十分钟即可。大铁锅里密密麻麻地挤着一群窝窝头,有时在窝头的间隙插一只老粗碗,里面或多或少蒸一点儿小米饭,活像众星拱月。这点儿小米饭不是家常饭,也算小灶吧,或许是给断奶的孩子准备的,或许留给生病的人,或许留给老人,总之那碗米饭不寻常。

  制窝头也算一项基本功,婆姨们“啪啪啪”几下就制成了,当然粗糠窝窝就不好操作,有的窝窝面粗糙得凑合不在一起,制不成窝头只能拍成窝饼。同一口铁锅,窝窝头与窝饼的容量差别很大,农家人口多,打理一家人的生活确实需要女主人的智慧和能力,不管窝窝粗细(质量好坏),揭开锅拾出一大筛子,筷子一挑一块窝窝头,狼吞虎咽风扫残云,一锅窝头就灰飞烟灭了。

  推窝窝面是一件苦差事,毛驴拉磨,饥饿年代的毛驴也有偷吃的毛病,需要给驴蒙住眼睛才行,难对付的偷嘴毛驴还得在磨与驴头之间撑一根棍子加以防范。糜子容易磨,磨过三四遍也就剩一点儿麸子。贫穷年代,农村人在糜子中调糠推窝窝,有的甚至糠过了半。窝窝的粗细也是光景穷富的标志,准确地说,农村人把糜子里调糠的窝窝才叫糠窝窝。糜子里调进糠磨起来困难,三五遍磨不碎,而且罗面也不顺畅,驴倒霉,人受罪。

  据说糠窝窝的粗细,与罗面也有关系,面罗细了窝窝就容易下咽,调糠窝窝面罗不细,不必说口感,拍窝饼都不怎么粘合。

  榆林地区的窝窝主要原料是糜子,也有玉米面窝窝、高粱面窝窝、豆腐渣窝窝等。玉米面窝窝、高粱面窝窝算是窝窝中的上品,少数人才可以吃到。最糟糕的是豆腐渣窝窝,那时吃豆腐的机会也少,仅剩的那点儿豆腐渣也蒸成了窝窝,豆腐渣没营养,喂猪都不长膘,吃豆腐渣窝窝也就为了凑数而已。

  缓解糠窝窝难以下咽的一种妙法是起面(发酵)。那时农村人的炕头上几乎每天都用被子盖一个起面盆。起窝窝也有讲究,前一次蒸窝窝时留一小块酵子,下一次起面时加入酵子起面就快。窝窝面起了后加入适量的苏打中和,蒸出的窝窝松软而略带酸味。当然胃不好的人吃了起窝窝,刺激得胃酸大量分泌,喉咙酸水上涌,怪难受。蒸窝窝的婆姨们都懂得留酵子,起窝窝既容易下咽,也能使排泄顺畅。

  窝窝是家常饭,也在公众场合现身,田间地头、工地码头等毫不避讳,不少孩子的书包中也曾包夹过窝窝。

  到了三、四月,有时可以吃到榆钱窝窝。做榆钱窝窝的方法很简单,把采摘的榆钱拌进窝窝面里揉捏成窝窝头,榆钱窝窝就算美味佳肴了。可惜村里仅有的那几棵野榆树榆钱供不应求,没等到榆钱成熟早已荡然无存了。

  窝窝的准确起源无可考证,据史料记载,至少在明朝已经出现这个名词,距今有几百年的历史。窝窝也是旧北京穷苦人的主要食品,它用玉米面或杂合面做成,可见窝窝这种食品分布区域很广。榆林人对窝窝情有独钟,尤其横山区的窝窝更地道,当地有俗语: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要吃糠窝窝走横山。作为横山人,我不知道人们怎么编出这样的顺口溜,但糠窝窝曾经却是我们实实在在的主食,留存许多感人的故事。

  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农村人的糠窝窝逐步淘汰了糠,糠窝窝逐渐远离了农村。从糠窝窝到糜子窝窝的过渡,也算了不起的进步,其间不乏一部分人小心翼翼的试探,农民虽然有了余粮,但那些过光景人对吃糜子窝窝还有畏缩心理。告别糠窝窝,也类似于今天的脱贫。

  据说吃糠能补钙,那时无论孩子还是成年人都不补钙,但人的骨头硬朗,任凭摸爬滚打,很少有骨折的,也许糠窝窝功不可没。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人的保守思想得到了解放,农产品交易广泛开展,白面大米走进寻常百姓家,糜子窝窝也受到了冷落。

  后来有人把糜子放在磨上磨一遍,用簸箕簸掉糠,然后再磨成窝窝面,这种窝窝黄灿灿的近乎糕,如果饭时遇到一般客人,顺便倒一点儿油炸一下,还能凑合着待客,这种窝窝预示着农民的生活又上了新台阶。

  近年来,农村人有时为了调剂伙食偶尔也吃吃窝窝,但不再是当年的糠窝窝。

  据说旧时宫廷中也有精心配制的窝窝,现在各大食府中都有制作精良的杂粮面窝窝,那是时代生活的时尚,而当年的糠窝窝,却是老百姓活命的主食,为穷苦百姓支撑光景,有多少人一生缠斗在糠窝窝里,对他们来说,窝窝的真正内涵定格于糠窝窝。

  糠窝窝,吃糠窝窝的人,连同糠窝窝的制作工艺一道被人淡忘了,但不少人的记忆中留存着糠窝窝,没有胆怯、悲哀之意。当年吃糠窝窝的人,也会把糠窝窝当作一笔精神财富,铭记它曾经演绎的故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