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壮志映红峡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3-12-06 08:37:49 编辑:郝莉娜

出榆林古城,沿榆溪河北行4公里,便到了东西两岸红岩对峙、杨柳成荫、万里长城穿峡而过、榆溪河奔腾其中的红石峡。《榆林府志》载:红石峡“山皆红石,环列若屏幛,落日照之如霞起”“山之两崖,飞湍电转,红影外浮”“峡中榆柳荫映,凫鹭唼呻”,所以游人称赞说,红石峡风景幽美,像是江南,又像仙境。

红石峡东崖有宋元古刹雄山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创建石佛殿记》中说:“榆林会府北去十里许,有宋元间名刹遗址,在即今红石峡北,谓之红山寺是也……山水秀丽为榆林第一胜景”。寺依山傍水,复道飞檐,楼、阁、亭相望。有大雄殿、观音殿、圆觉殿、圣母殿等,殿宇都是悬崖上凿的石窟,30多个。有“天门”“地门”各一,都是隧道。“天门”从寺内石窟直通崖顶,“地门”从寺内直达榆溪河边。

在天门、地门之间有一阁,名翠然阁。1929年4月,中国共产党陕北特委第二次(扩大)会议在翠然阁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刘志丹、杨国栋、刘澜涛、冯文江、贾拓夫、白明善、李力果、常立德、刘秉钧、霍世杰、乔乃文、韩俊杰、胡颖民等10多人。会议提出搞武装斗争要采取白色的(白军工作)、灰色的(土匪工作)、红色的(公开组织革命军队)三种形式,并主张要以白军工作为主。会上决定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灾民分粮、吃大户活动。同时抵制杨国栋的右倾错误,并撤销其中共陕北特委代理书记职务,由刘志丹任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主持特委工作。从此,陕北革命翻开了新的一页。

红石峡名冠边塞,旧时文官、武将、儒士、骚客来榆林,必在此地设宴讽咏唱和。因此,东西石壁题刻极多,题词、题字、碑、碣大小达160多块,似一天然碑林。诸家书法各放异彩,字大者达6米,小者不及寸。真、草、隶、篆俱全,更有少见的蒙文石刻。“大漠金汤”“长天铁垛”“天边锁钥”“雄镇三秦”等,刻画了地势的险要;“天外奇峰”“翰海蓬莱”“天开画图”“天成雄秀”等,歌颂了境地的优美;“中外一统”“汉蒙一家”及蒙文石刻,反映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心愿,真是文采飞扬,堪称壮观。尤其是大革命时期杜斌丞、崔焕九、刘志丹、谢子长、李波涛等榆林中学师生题刻的“力挽狂澜”和抗日将领马占山驻榆林时亲笔写的“还我河山”等,抒发了爱国志士誓保国土、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著名教育家、书画家、刘志丹的老师王森然先生书写的“红石峡”三字刻镶于峡门楼之上,为古迹增辉。红石峡丰富多彩的古代石刻和红色石刻,是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

“力挽狂澜”——

1924年,刘志丹、李波涛等榆林中学革命学生即将毕业,他们登上了镇北台,刘志丹作诗《登镇北台》:红石峡急流直下,镇北台狂风高旋。看长城内外破碎,重收拾有待吾辈。

李波涛作《赠别》:力挽狂澜走天涯,封建家庭抛开它。苦乐乐苦闹革命,立志创立新中华。

“力挽狂澜”出自秋瑾的《失题》:“中流砥柱;力挽狂澜;具天才;立大业;拯斯民于衽席;奠国运如磐石;非大英雄无以任之。”比喻尽力挽回或挽救危急的局势。榆林中学学生请他们的老师、著名书法家崔焕九手书“力挽力澜”镌刻于红石峡东崖,表示他们以秋瑾为榜样,拯救国家和人民于水火之中,为中国革命奋斗,为中华民族振兴献身。

“还我河山”——

红石峡东崖上镌刻有两块马占山书的“还我河山”。

马占山(1884—1950),吉林怀德人,字秀芳,行伍出身,曾任东北边防军骑兵师师长和黑河警备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率领部队在黑龙江泰来江桥等地抗击日军侵略。后在日军进攻下退出东北。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向中国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10月,东北、华北相继沦陷,察哈尔和绥远两个省政府及所属机构、人员和部队先后云集榆林。此后还有察哈尔蒙旗特派员马鹤天、热河省先遣军张励生、察哈尔游击军郭希鹏、蒙旗独立旅白海峰、东北骑二军何国柱、骑六师门炳岳、五十八军黎明、东北挺进军马占山、包头警备司令陈玉甲等纷纷撤退到榆林。

在榆林期间,马占山驻防府谷县哈拉寨,在榆林城内马店巷口东店内设东北挺进军驻榆林办事处,常到榆林居住。他和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邓宝珊、二十二军军长高双成、蒙旗宣慰使荣祥、蒙旗指导长官公署代长官朱绶光等榆林军政界人士来往比较密切。1941年冬,马占山同邓宝珊等去红石峡赴朱绶光宴请。酒宴间,他深感祖国大好河山被日军蹂躏,山河破碎,有家不能归,泪洒满衫,感慨万千,以宋朝民族英雄岳飞自喻,挥笔题写了“还我河山”,以表自己誓将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的英勇决心,后将“还我河山”在东崖上刻了两块,以警示国人。

“红石峡”——

红石峡门楼上的“红石峡”三字,是刘志丹、谢子长的老师王森然先生书。

王森然(1895—1984),原名王樾,字森然,河北定县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艺术家、书法家。1924年2月,应榆林中学校长杜斌丞之邀,来到榆林中学任教,传播民主进步思想,宣讲新文化运动,刘志丹、谢子长、曹力如、王子宜等都是他的学生。1983年,红石峡门楼修复后,王正云邀请王森然先生题写“红石峡”三字,刻镶于红石峡门楼。

红石峡辉煌的历史文物、璀璨的革命文物,成为万里长城历史文物和红色文物的荟萃之地,更加驰名于长城内外。

王梁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