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十四五”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2025-11-22 09:17:25 编辑:李小龙 校对:郝莉娜 责编:王丹
11月21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西安市、宝鸡市、铜川市、榆林市负责同志对“十四五”时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情况进行介绍。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武民介绍:“‘十四五’以来,陕西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战略抓手,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机、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粮食安全根基筑牢、开放通道持续畅通、清洁能源体系完善,在工业升级、农业转型、服务业创新、基础设施强化四大领域交出亮眼答卷,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新型工业化迈出坚实步伐。印发关中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一企一策”推动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转型升级;谋划实施一批千亿级、百亿级重大现代煤化工项目,天然气、原油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三、第四位;编制印发培育新型显示、超导、增材制造等16个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十四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8.7%、10.3%;新能源汽车产量年均增长112%,产量规模居全国前三;三星西安工厂闪存芯片产能占全球15%,西安奕斯伟12英寸大硅片项目产能全国第一;聚焦光子、氢能、无人机、分子医学等领域加大投入,谋划建设空天动力、第六代移动通信、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先导区。
农业现代化根基持续夯实。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建成9个国家级、65个省级示范园,2025年争取中央投资33.56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灌区现代化改造等项目建设;东庄水利枢纽、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等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2024年,粮食总产达1352.29万吨,单产达297.35公斤/亩,均创历史新高。
服务业新体系加速构建。2024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1.84万亿元,同比增长5%,占全省GDP比重达51.8%,提前完成“十四五”任务目标。今年前三季度,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合计营收占营利性服务业比重为51.3%;以西安、宝鸡、渭南、榆林为核心的国家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格局初步形成。
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全面增强。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中欧班列(西安)年开行量从2020年的3720列增长至2024年的4985列,年均增长34%,累计开行超3万列,核心指标居全国第一;“米”字形高铁网主骨架加速形成,铁路营业里程达6030公里,公路总里程达19万公里,城市轨道运营里程达403公里。
记者 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