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疾控:流感季提前到来,做好科学防控
来源:群众新闻网 时间:2025-11-07 11:01:04 编辑:张倩 校对:李娜 责编:王丹
11月6日
陕西疾控发布消息
陕西今年流感季已经到来
流行毒株主要是甲型H3N2
大家需提高警惕,做好科学防护
↓↓↓

为什么今年流感季会提前“登场”?
据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局专家分析,这主要是和流感病毒优势毒株的变更、人群免疫力和气候转凉有关。流感监测情况显示,去年主要是流行毒株是甲型H1N1,而今年的毒株主要是甲型H3N2。该毒株去年未出现大规模流行,人群接触频次低,普遍缺乏针对该毒株的特异性免疫保护,存在大量“免疫空白”。加之近期气温骤降、天气转凉,这种环境有利于流感病毒的存活和传播。
同时,随着天气转冷,人们在室内活动增多,通风减少,也增加了病毒人际传播的机会。

图源:央视新闻
从易感人群来看,儿童是当前流感季的重点脆弱群体。空军九八六医院感染科主任白帆介绍,近期住院的流感患者中,儿童较多,主要原因在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且学校、幼儿园等场所人员密集、接触频繁,易造成病毒快速传播,部分儿童还可能成为家庭“传染源”,将病毒传染给家中老人、成人等密切接触者,应重点加强防护。
关于流感疫苗接种问题,白帆补充提醒接种流感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手段。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的流行毒株都可能不同,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以确保接种者获得针对当年流行毒株的最新保护。一般来说,接种流感疫苗2至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对抗原类似毒株的保护作用可维持6至8个月。为达到良好预防效果,流感疫苗推荐接种时间为9至11月,以保障在流行高峰前形成有效免疫屏障。若未及时接种,整个流行期内仍可接种。尤其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大于65岁老年人、妊娠及围产期女性、肥胖者、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更高,应予以重视,提前接种疫苗。

图源:央视新闻
专家表示,疫苗全家一起打更管用。除儿童、老人等高危人群外,家长、保姆、教师等与儿童密切接触的成人也需接种,构建“家庭免疫圈”,阻断病毒在家庭内传播。如果有家庭成员诊断流感或出现相关症状,应尽量单独居住在一个房间,与家人接触时应尽量佩戴口罩。在此基础上,日常注意个人卫生,做好健康防护还是非常必要的。未接种疫苗的老人、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在接触流感患者后,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预防,但药物不能替代疫苗。
病毒在不断演变,我们的防护观念也必须跟上。面对流感,无需恐慌,但一定要高度警觉、积极行动。一旦出现流感症状或确诊流感,发病48小时内是抗病毒治疗的“黄金窗口期”,及时用药可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需要注意甄别的是,流感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滥用抗生素会增加耐药风险,反而危害健康。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中,奥司他韦是目前最常用的口服药物,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新型便捷药物玛巴洛沙韦全程仅需口服一次,适用于5岁以上人群;针对重症或无法口服的患者,可使用帕拉米韦注射液。
甲流H3N2和普通感冒相比
症状的“厉害”之处在哪儿?

得了流感怎么办
陕西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邱琳提醒,如果得了流感要注意:
一要及早就医。一旦出现高热、全身酸痛等流感样症状后,应立即佩戴口罩并尽快就医。
二要合理用药。流感有特效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应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遵医嘱尽早使用,能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重症风险。抗生素对流感病毒没有效果,不建议自行购买和使用。
三要做好隔离与防护。得了流感应主动居家隔离休息,减少与家人密切接触,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如需外出必须佩戴口罩,咳嗽时使用纸巾遮掩口鼻,居室要定期开窗通风。
四是要加强健康监测。得了流感要多休息、多喝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严重呕吐等症状,要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共同居住家人也应注意自身防护,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预防。
五要遵守复课要求。学龄期儿童应遵守返校规定,孩子需在体温恢复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或根据医生建议方可复课,避免流感在校园内传播。
六要主动接种疫苗。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是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建议广大民众,特别是老年人、儿童、慢性疾病患者要及时接种。可在居住地附近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进行预约接种,每年9月至次年3月均可进行流感疫苗接种。
日常如何防护
注意个人卫生:日常勤洗手,咳嗽礼仪要牢记,尽量不要直接用手触摸眼、鼻或口;
多通风:家庭、办公场所每天开窗2—3次,每次通风30分钟;
戴口罩:在公共场所,尤其是人群密集场所(如超市、医院等)科学佩戴口罩。
综合:陕西省疾控局 西安日报 1018陕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