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断擦亮陕西文物“金色名片”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2025-08-24 08:51:07 编辑:李小龙 校对:郝莉娜 责编:王丹
8月18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千古一帝的地下王国——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展厅内,英国游客马丁俯下身仔细观察兵马俑身上的细节,不禁感叹:“太震撼了!绝对是必看的奇迹。”说罢,他拿起手机拍摄了数张照片。
马丁感叹的同时,这些“秦代士兵”的“同袍”,正跨越重洋,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向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讲述着中华文明的故事——
“不止秦俑——21世纪陕西考古新发现”特展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宝尔博物馆诉说着东方文化的传奇;“兵马俑——陕西秦汉文明”展览在西澳大利亚州首府珀斯的西澳大利亚博物馆展示着华夏文明的魅力。
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强调,要坚持以文传声,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深化对外人文交流合作,讲好陕西故事、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目前,秦陵文物已在4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个城市巡展279个场次,有5000万人次先后参观展览,外展数量和受众人数在全世界首屈一指。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介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的“秦兵马俑史密森尼数字教育”被评为“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十佳优秀推荐案例”,“秦陵兵马俑云上课堂”等为美国、荷兰等国家的学生开展数十场教学活动。
兵马俑“走出去”,是陕西深化对外人文交流合作的一个缩影。陕西的文物作为“文化使者”,在全球多地亮相。
陕西始终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享的理念,积极传播陕西文物工作经验,贡献陕西文物力量,不断擦亮陕西文物“金色名片”。
依托陕西古丝绸之路起点的独特历史地位,考古工作者用手铲与科技设备,探寻文明交流互鉴的古老印记。
“考古现场总会吸引众多当地村民驻足观看,他们热情地与我们交流。我们不仅取得了重要的考古发现,还与哈萨克斯坦同事及当地民众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结下深厚的友谊。”8月20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赴哈萨克斯坦考古队队员说。通过常年的通力合作,中哈联合考古工作者不仅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还结下了深厚的跨国友谊。
自2017年起,伊塞克博物馆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开展联合考古研究,就探寻以伊塞克金人为代表的塞人高等级贵族王庭所在地达成合作意向。这一合作推动了对古代塞人社会结构与王权形态的深入研究,是中哈考古界在田野考古发掘层面的首次深度合作。
如今,这一合作已走过8年历程。中哈联合考古不断取得新成果,影响也日益扩大。
“下一步,我们将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立足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持续深化对外考古交流合作,推动联合研究、文物保护与成果共享,生动展现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赴哈萨克斯坦考古队现场负责人丁岩表示。
记者 赵茁轶 见习记者 周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