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长石油:“以水换油”让老油田“逆生长”
来源:群众新闻网 时间:2025-08-06 09:19:16 编辑:李 娜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在杏子川采油厂郝家坪注水项目区,三台抽油机旁设置的注水设施可有效增加老井产量(7月29日摄)。 群众新闻记者 霍海澎摄
将开采出来的原油伴生水净化后同层回注,通过注水增加地层压力来降低油井的自然递减率,以此稳产增产。这样的“以水换油”技术,如今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各个采油厂得到广泛应用。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杏子川采油厂郝家坪注水项目区就是实现注水稳产增产的代表性区块。
“2015年郝家坪项目区注水驱油工作大范围推广以来,在开井数仅314口的情况下,郝家坪区块年产油量从3.9万吨提高到2024年的13.2万吨,大幅减少新打井投入的同时,确保了稳产增产。”7月29日,在郝家坪注水项目区,杏子川采油厂注水管理办公室主任梅艳说。
郝家坪区块从1993年开始开采,随着油井数量的增加,1998年达到年产量28万吨的峰值。此后,在油井数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产油量逐步下降。2015年,该区块油井年产量下降到3.9万吨。
“自然开发阶段,油井产量因地层压力的下降会逐年递减,要确保产量稳定就需要每年打新油井。”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注水开发指挥部指挥李海峰介绍。油田投入开发后,随着开采时间增长,油层本身能量不断被消耗,致使油层压力不断下降,地下原油大量脱气、黏度增加,油井产量减少甚至停喷停产,造成地下残留大量死油采不出来。
在石油开采领域,注水普遍被视为稳产增产最成熟、最经济、最有潜力的技术。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将注水作为油田稳产增产的“生命工程”和“饭碗工程”,2004年在部分油区开展注水试验,2011年起实施“三年注水规划”,2015年起压茬实施三轮“三年注水大会战”。郝家坪注水项目区就是注水会战的第一批重点治理区块。
2015年以来,郝家坪注水项目区先后转注111口、注水井补孔措施63口,压高井治理65口,分层注水31口。注水驱油工作的大范围实施使得该区块日产油量由97吨提高到目前的410吨,单井产量从成立前的日产0.31吨增加到目前的1.32吨,自然递减率由6.8%下降到-3.3%。
这意味着郝家坪注水项目区的油田不仅停止衰老,反而开始“逆生长”。李海峰告诉记者,郝家坪注水项目区极大提振了公司推进注水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会战开展以来,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先后选取100多个区块进行重点调整治理,同时配套人、财、物和技术优势资源,攻关形成控速增渗注水、长2强化注水、长6多点温和注水等关键特色技术,为油田注水工作提供了可靠支撑。
据了解,经过三轮“三年注水大会战”,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累计新增注水井10891口、注水面积2145平方公里、水驱控制储量7.6亿吨,极大完善了注采井网,补充了地层能量,很多区块正由“低产田、低效田”转变为“高产田、效益田”。在新打井数相比“十二五”下降55%的情况下,公司不仅稳住了原油产量千万吨以上规模“基本盘”,而且从2021年开始,原油产量连年实现稳增长。“十三五”以来,全油田通过注水累计弥补基础产量518.9万吨,自然递减率下降2.4个百分点,采收率提高3.6个百分点,为油田千万吨以上持续稳产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于注水有效提高了地层能量,多数停躺井具备了恢复生产和技改挖潜的条件。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适时启动“万口油井恢复工程”,让更多的关停井通过更加先进、适用的工艺及技术手段恢复生产、贡献产量。
在4万多名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延长石油连续17年稳产千万吨以上,稳居全国十大油田行列。该公司乘势而上,于2024年8月启动新一轮“三年精细注水大会战”,将精细注水工作确定为老油田稳产的“压舱石”工程,全面加快精细化注水进程,向着“十五五”末建成1200万吨大油田目标迈进。
如今,在延长石油“稳煤、扩油、增气”战略引领下,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正以实干姿态,挺膺担当,为延长石油高质量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群众新闻记者 霍海澎 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