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都是幸福生活的场景,我很喜欢陕西”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2025-07-16 08:20:33 编辑:李小龙 校对:郝莉娜 责编:王丹

7月11日,“人权行动看中国·2025”中亚代表团走进铜川市印台区陈炉古镇,成员们在陶艺工坊体验拉坯过程。

7月15日,“人权行动看中国·2025”中亚代表团陕西之行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以“丝路精神、文化传承”为主题,40名来自中亚国家的政要代表、智库人士、媒体记者及中方人员,在6天时间里,实地探访了西安、铜川、延安等地,近距离感受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多元文化共融的独特魅力以及乡村蓬勃发展的具体状况。

感受对外开放澎湃活力

行程首站,代表团来到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随着一声嘹亮的汽笛声划破长空,一列满载汽车、机械配件、家用电器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代表团一行纷纷用镜头记录下所见所闻。

哈萨克斯坦AQNIET公共基金会社会关系专家古尔米拉感叹:“中欧班列不仅极大缩短了欧亚大陆的时空距离,还高效促进了商品流通、产业互补和经济繁荣,创造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和更加便捷的生活条件。”

随后,代表团一行来到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实地参观了爱菊油脂车间、爱菊研学体验中心和产品展示馆,寻找地道的“丝路味道”,挖掘互利合作良机。

格鲁吉亚红酒、吉尔吉斯斯坦蜂蜜、哈萨克斯坦啤酒……在爱菊粮油健康生活体验馆里,琳琅满目的“丝路优品”向参观者“讲述”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的共赢故事。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专家马尔利斯·乌鲁对陕西特色面食“biangbiang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仔细观摩制作流程并动手体验后,他说:“丝路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友谊深厚,希望两国之间有更加深入的交流交往。”

探寻历史文化传承密码

“听说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地下军队’,他们长什么样子?”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广场,代表团成员对兵马俑充满了期待。

在导游的带领下,代表团先后参观了兵马俑一号坑、二号坑和铜车马博物馆。第一次看见兵马俑,很多外宾挪不动脚步、放不下相机,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惊叹的表情。

参观结束后,吉尔吉斯共和国监察员办公室执法机关遵守人权监督处专家埃根别尔季耶娃精心挑选了一套兵马俑摆件。她说:“我要把这些‘小士兵’带回家送给孩子。兵马俑让我感受到2000年前中国人民惊人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与我们国家的古文明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一炉窑火,映照古今。代表团一行来到位于铜川市印台区的陈炉古镇,穿行在高低错落的院落里,在一砖一瓦中感受“渭北瓷都”对古老技艺的传承与坚守。

乌兹别克斯坦人权中心第一副主任吉拉巴耶夫非常喜欢中国历史文化。“乌兹别克斯坦也有悠久的制瓷传统。陈炉古镇将古老技艺与现代文旅结合的模式,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范例。”他说,“期待在‘一带一路’的广阔舞台上,中乌两国能在陶瓷文化、工艺乃至产业上深化交流合作。”

“红色光芒照亮精神星空,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在位于延安市的圣地河谷·金延安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内,代表团成员共同观看了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十三年》。

吉尔吉斯斯坦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巴克特古洛夫对中国历史颇有研究。他在参观后深有感触:“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提醒着中华民族永远铭记‘从哪里出发’。这种对历史的铭记与传承是中国持续前行的力量源泉。”

见证乡村振兴数字动能

走进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柳林村香菇种植合作社种植基地,一排排香菇大棚整齐排列,菌棒摆放井然有序。

柳林村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的野外放飞地。这里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适合香菇、木耳等生长。凭借独特的气候优势,柳林村培育出的香菇形态饱满、肉质厚实,深受消费者青睐。

参观完种植基地并了解到“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后,来自哈萨克斯坦的专家米尔曼诺娃深有感触。她将所见所闻发表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收获了许多点赞。“我的朋友们对这种农业发展模式非常看好。”她表示,“哈萨克斯坦是农业大国,资源丰富,中国乡村的实践对我们极具借鉴意义。”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代表团一行随后来到宜君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探寻上百名农村妇女、返乡青年化身AI训练师的成功密码。

走进办公大厅,敲击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个年轻人专心致志地坐在电脑前忙碌地工作。

随着科技发展,AI应用不仅解决了宜君县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问题,还促进了年轻人才回流,激发了县域发展活力。

哈萨克斯坦AQNIET公共基金会心理专家茹克舍娃非常认可这种数字经济助力女性就业的模式。“这种模式值得大力推广。”她强调,“它为更多女性提供了发挥才能、实现价值的机会,显著提升了乡村女性的就业参与度,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拍照,代表团成员纷纷表示,6天的参访行程给大家留下了太多美好回忆。“陕西历史文化悠久,人民热情好客,到处都是幸福生活的场景,我很喜欢陕西。这是一个来了还想来的地方。”来自哈萨克斯坦的专家德米特里说。

记者 苗雨蒙文/图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