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稳步提升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2025-07-12 10:41:55 编辑:李小龙 校对:郝莉娜 责编:王丹

7月1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以来,全省高校签订技术合同7.1万项、成交金额377.08亿元,年均增长率超20%,高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稳步提升。

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进一步凸显。2024年,陕西高校在研国家级科技项目1.1万项。在最新一届国家科技奖评选中,陕西高校15项通用项目获奖,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创历史新高。

持续深化“三项改革”,放大秦创原效能,全省整合高能级科研平台团队661个,组建“传感器与物联网”“石油化工”等一批重点产业链和学科链协同创新联盟。2024年,陕西高校承担企事业单位科研委托经费超80亿元,其中理工农医类科研委托经费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四;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创办科技企业2310家。

西安交通大学牵头联合全省高校、科研院所、省内外龙头企业共同建设创新港学院,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示范区。目前,全省已有32所高校853名教师申请参与联合研发,1217名研究生申请联合培养,247项成果申请入驻转化。

省教育厅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持续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与省科技厅等部门联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等试点,形成了激励创新、促进转化的政策体系。

全省先后增设政企联合资助项目、秦创原“总窗口”项目,组织校企“揭榜挂帅”,加强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攻关,近4年设立服务地方项目444项;支持校企、校所等联合共建高校重点实验室57个、工程研究中心138个;组建一批重点产业链和学科链协同创新联盟。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陕西已连续举办8届高校科技成果展暨校企对接会,挖掘高价值科技成果1000余项,推荐入选“春种”基金项目200余项;认定省级大学科技园14家;打造1600余人的高校三级技术经理人队伍。

在秦创原建设和“三项改革”牵引下,全省高校持续优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链路,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记者 吕扬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