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法治成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2025-05-21 08:15:34 编辑:李小龙 校对:康敬卓 责编:王丹
5月14日,咸阳中院开展“以法治之光 护青春远航”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咸阳市实验中学师生走进法院,感受法律的温度与力量。通讯员 窦文昊摄
5月19日,西安市莲湖区环西街道西仪社区,年逾古稀的陈秋贤拿出一本字迹娟秀的法律学习笔记,向记者展示自己最近新学的民法典知识。“法治社会,不懂法可不行。”陈秋贤说,如今,社区会定期举办普法小课堂,每周五还有律师到家门口“坐诊”答疑,像自己一样热衷学法的老街坊越来越多,“遇事找法”成为大家的共识。
只有铭刻在人们心中的法治,才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法治。
近年来,一系列纲举目张的务实探索和实践,推动法治陕西建设迈向更高水平,让三秦百姓共沐法治“春雨”,也让法治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善政良治 为经济发展赋动能
“有政府支持、法治护航,我们干事创业的信心怎能不足?”谈起在秦创原“逐梦”的感受,陕西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武说。他的底气,来源于西咸新区为企业提供的全生命周期“陪跑式”精准法律服务以及越来越优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作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拥有85.28万户经营主体的西咸新区承担着推动全省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为更好助力驻区企业健康发展,西咸新区依托秦创原法治保障中心,打造“1+5+N”法治保障体系,建立“法企联络员”机制,为企业提供多元化、一站式的法律综合服务。送上门的“法治体检”、“点对点”的常态化联络服务、持续完善的各项法治保障,让企业安心发展,也不断擦亮法治陕西的名片。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陕西将法治作为贯穿营商环境建设的一条鲜明主线,持续从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优化涉企政务服务、规范行政执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加大制度供给,以法治硬举措提高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软实力”。
“我们指导省级执法部门梳理行政执法事项5497项,累计评估各级各类执法单位3000余个,从源头防止和纠正执法不作为、执法乱作为等问题,全面优化护企安企法治环境,并为全省10.2万家企业配备法律顾问,为全省5370个重点项目提供‘一对一’法律服务。”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日前,该厅印发实施方案,聚焦制度保障、法律服务、纠纷化解、执法监督、普法宣传五方面,提出了20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
司法为民 为平安幸福添保障
走进西安市长安区综治中心,宽敞明亮的服务大厅、标识清晰的办事窗口、操作便捷的自助服务设备、规范有序的办事流程……市民陆艳红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前往位于综治中心二楼的诉讼服务中心,不一会儿就办好了立案手续。
“相对于用什么程序、什么途径来解决纠纷,群众更在意的是能不能更公正高效地解决纠纷。”长安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魏益介绍,2024年3月11日,长安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正式入驻长安区综治中心,与区上的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以及教育、人社、交通等30多个业务部门共同办公,实现矛盾纠纷“一中心统管、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解决”。
“没想到这么快就把事儿办成了!”想象中费时费力的过程实际如此便捷,陆艳红笑着说。
其实,不只陆艳红,也不只在长安区,随着依法治省的持续深入,法治陕西建设的成效正切实转化成群众可触可感的平安幸福。
司法为民的法治之力,贯穿在各类矛盾纠纷的妥善化解和公平正义的不断落地中,也体现于不断健全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从全省法院持续深化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公平正义提质增效,到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现全覆盖,司法服务“触手可及”,再到扎实推进司法救助、法律援助等民生工程,切实维护“一老一小”、妇女、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干货十足”的法治惠民新举措,让“法治”两个字,演化成三秦百姓生活里的点滴温暖和张张笑脸。
3年来,陕西法治政府建设群众满意度分别为95.21%、95.38%、95.43%,实现“三连优”。
强基固本 让法治精神润三秦
5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宣传活动在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礼堂拉开帷幕。
情景剧、评书、相声、脱口秀……一个个展现基层普法“智慧”的精彩节目,将民法典条文转化成普通人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指南。
“有意思、接地气的宣传,才能真正将法治送进千家万户,走进群众心里。”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负责人说,眼下,正值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从工厂到社区,从城镇到乡村,从线上到线下,一场场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正在火热开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风尚在三秦大地形成。
近年来,为夯实全社会法治信仰,陕西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落实,实施法治社会建设“六大行动”和法治宣传教育“六大项目”,建立“三单两书”普法责任制,多层次多领域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普法依法治理体系。
截至目前,陕西已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07个,建成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等2000余个,培养“学法用法示范户”4.2万户,培育17.6万名覆盖全省行政村的“法律明白人”,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法治文化在三秦大地深深扎根。
记者 陶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