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天空精灵 共筑绿色家园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2025-08-10 17:43:39 编辑:郝莉娜 责编:王丹

开栏语:陕西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拥有野生鸟类5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上百种。从“东方宝石”朱鹮的“涅槃重生”到黑鹳、大鸨等珍稀鸟类的栖息繁衍,每一片羽毛都承载着生态保护的希望,每一声啼鸣都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保护野生鸟类,是为了守护这些生命,更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进一步宣传展示全省全面推进非法猎捕贩卖野生鸟类问题严打严查成效,本报今日起开设“保护野生鸟类在行动”专栏,记录执法监管的雷霆行动,报道一线守护者的感人事迹,普及科学爱鸟护鸟知识,推动形成“不敢捕、不能卖”野生鸟类的社会共识,营造爱鸟护鸟和保护野生动物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夏季的山林,绿意正浓,不时能看到鸟儿灵动的身影,它们在这片绿色家园中自在地飞翔、栖息和繁衍。在这幅万物共生的生态画卷背后,是一位位护鸟员的付出。他们穿梭在林间,守护着鸟儿羽翼下的家园。

7月25日6时,魏博和同事开始准备鸟类监测巡查的设备。无人机、望远镜、红外相机……作为咸阳市礼泉县林业工作站野生动植物管理站的组长,魏博的足迹遍布山涧密林,记录鸟类种类超百种,救助受伤鸟类几十只。

进山巡查四五个小时,徒步十几公里……这是魏博和同事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保护和救助野生鸟类的工作很紧迫,我们不敢松懈。今天进山要进行无人机航线巡护、更换红外相机的存储卡,还要多架设几台红外相机,以便更好地捕捉动物的活动轨迹。”

说罢,魏博带领巡查小组,匆匆忙忙进山了。

魏博告诉记者,野生鸟类保护救助工作,一方面靠他们巡山,另一方面靠群众提供线索。救助分为确认、初步施救、转移和深度救治等步骤。救助后的鸟儿,如果已痊愈,经过科学判断就会将其放飞;如果受伤严重,甚至残疾,会选择人工养护。

陕西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区域,拥有丰富的鸟类资源,野生鸟类保护与救助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陕西现分布鸟类56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99种、省重点保护鸟类21种。

陕西各地一直对野生鸟类进行保护与救助。

咸阳市礼泉县对受困迷途病弱野生鸟类进行救助,目前救助16只,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5只,“三有”保护鸟类11只;开展放归鸟类活动1次,共计42只,放归后定期监测,确保放归鸟类适应自然环境。

渭南市开展野生鸟类保护及专项打击行动,检查收缴处置(收容)野生鸟类1538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317只)。

宝鸡市辛家山林业局通过遥感卫星大数据平台追踪鸟类迁徙轨迹,精准保护栖息地。

西咸新区通过设立奖励机制和24小时执法检查点,严厉打击非法猎捕行为。

记者了解到,西安市保护野生鸟类专项行动已救助4000余只野生鸟类,其中近3000只为群众上交,1000余只由公安、林业、市场监管等部门在工作中查处收缴,统一由西安市野生动物救护站收容救护。

“我们将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野生鸟类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坚持源头管控、打防并举、系统治理,扎实开展专项行动,以实际行动不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严’字当头、‘零容忍’是我们的明确目标。我们将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坚持打防一体,全方位、全链条持续严打严查严管非法猎捕贩卖野生鸟类行为。”省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