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靖边县伙场洼村:林下养殖藏香猪 闯出生态致富路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5-17 08:03:30 编辑:郝莉娜 校对:李娜 责编:王丹
藏香猪在林下散步觅食。 沈蕙 摄
日前,在靖边县镇靖镇伙场洼村340亩天然杏林里,一群黝黑健硕的藏香猪或在林间撒欢奔跑,或低头拱食野草。这个曾经过穷日子的村庄,如今通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蹚出一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特色振兴路。
“伙场洼村的杏林过去亩均收益不足百元,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土地撂荒严重,守着全镇最好的天然杏林资源,村集体账户却常年空转。”伙场洼村党支部书记张小瑜坦言。
2017年,为解决当前难题,伙场洼村根据自身情况,挖掘内部潜力,借着“三变”改革的契机,整合闲置林地资源,吸纳23户农户以土地入股,引进靖边县鑫进农业专业合作社,形成“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基本联结模式,打造藏香猪养殖基地,发展340亩林下经济。
村集体“搭台”,合作社“唱戏”,不仅规避了经营不专业带来的风险,而且做大了村集体经济“盘子”,实现村集体、合作社和农户三方共赢。基地规模随之扩大,从最初45头发展到现存栏500余头,带动户均每亩杏树地年增收350元,村集体年增收突破10万元。
“去年出栏200多头,每斤能卖40元,比普通猪肉高15元还供不应求。”合作社负责人黄宁介绍,通过建立供种、防疫、饲养、品牌、销售“五统一”管理模式,养殖成本降低20%,出栏周期缩短至10个月。
生态账本同样亮眼。伙场洼村四面环山,空气清新,生态环境好,为发展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猪吃百草省饲料,粪便还林肥杏树,去年山杏产量增加2成,每斤采摘价涨到15元。”黄宁说,这种“林畜互促”的循环模式,既保持了藏香猪野性生长特性,又提升了经济林综合效益。
“家人们,看这藏香猪的肉质纹理,都是源于它是吃天然饲草长大的。”黄宁举着手机穿梭林间,直播间里不断跳出订单提示。目前,借助电商这一新农具,伙场洼村的藏香猪肉、大扁杏、梅杏一年线上销售额突破4万元。
伙场洼村的致富实践,证明只要找准生态优势转化路径,黄土坡上的“绿叶子”完全能变成群众口袋里的“红票子”。
通讯员 康伟 沈蕙 屈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