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赴冰雪之约 续写驼城荣光——写在陕西省第一届冬季运动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10-29 00:01:36 编辑:张倩 校对:李小龙 责编:王丹
时光荏苒,使命在肩。当时间的指针指向2025年10月29日这一天,距离陕西省第一届冬季运动会开幕恰好100天。从2022年萌发申办初心,到2024年承办获批落地,再到如今百日冲刺的关键节点,榆林这座融合厚重历史与青春活力的“双运之城”,正以满格状态筹备陕西省第一届冬季运动会。
从赛事场馆建设到城市环境提升,从竞赛组织准备到服务保障优化……这场盛会的筹备之路,既是榆林“以赛营城”的生动诠释,也见证着三秦大地冰雪热情的蓬勃绽放。当前,榆林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全市上下正以“人人都是东道主,我为冬运作贡献”的热情,携手同心、全力以赴,共同打造一场彰显陕西特色的冰雪盛会。
此刻,榆林已整装待发,在这片正在被冰雪激情点燃的塞上热土,向全省人民发出诚挚邀请:2026,冰雪之约,榆林准备好了!
回溯申办之路,初心淬砺如磐
回望来时路,初心砺如磐石。2022年8月,当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在榆林圆满落幕的那一刻,一个更加宏大的梦想就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
省一冬会市执委会副秘书长、市体育局局长强建国介绍,为持续放大“省运效应”,通过“以赛营城”将冰雪“冷资源”变为赛事“热经济”,把榆林打造为陕西第一个“双运之城”。2022年8月,榆林市政府立足独特的气候特征和资源禀赋,向省体育局提出了陕西省首届冬运会申办意向。经过两年的积极争取和不懈努力,2024年8月30日,省政府综合考虑了榆林在冰雪资源、基础设施、赛事经验以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优势,正式确定陕西省第一届冬季运动会将于2026年在榆林市举办。
这一决定的背后,是“以赛营城”理念的深度实践,是榆林体育赛事筹办思路的重大创新,是榆林市向全省乃至全国展示城市活力、组织能力和转型决心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平台。
三年磨一剑,霜刃今朝试。从2022年申办,到2024年获批落地,再到2025年10月29日,刚好倒计时100天。从2022年省十七运会的圆满落幕,到2026年2月即将举办的省一冬会,榆林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正以“双运之城”的全新姿态,将冰雪梦想浇筑为现实。
统筹协同发力,筹备成果斐然
陕西省第一届冬季运动会,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也是陕西贯彻落实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具体实践,更是巩固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的重要举措。
自省一冬会落地以来,榆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调研筹备情况并将其纳入2025年全市20件大事,结合办赛实际需求,市政府调动全市资源,优化要素配置,成立组织机构。市筹委会制定工作方案,启动场馆建设,明确了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各项筹备工作按照“节俭、廉洁、绿色、安全”的总要求有力有序推进。
场馆是办赛的核心支撑,榆林坚守“能改不建、能用不改“的节俭原则,高标准推进场馆建设与改造。新建的科创新城滑冰馆2025年4月9日开工以来,建设者们争分夺秒,目前主体已顺利封顶,计划10月底完成全部工程,11月中旬完成调试验收,届时将承接冰球、花样滑冰、冰壶等核心赛事。神木碧麟湾滑雪场改造工程2025年7月22日启动,正按计划推进赛道优化与设施升级,预计10月底竣工,承担高山滑雪、单板滑雪等项目角逐。同时,科创新城望桩梁防火通道改造滑雪场、榆林水上运动中心公开水域改造等项目同步发力,分别满足冬季两项、越野滑雪和速度滑冰赛事需求。
如今,榆阳冰雪运动中心“冰立方”场馆正在拔地而起,红碱淖湖冰运动场完成生态化改造,全国首个高原冰雪特色运动员村即将启用。截至目前,所有涉赛场馆建设改造均按时间节点稳步推进,11月10日前将全部完成并开展测试,为赛事提供坚实硬件支撑。
全面保障服务,彰显城市温度
从衣食住行到赛事运行,榆林以“服务至上”理念,全方位升级综合保障,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诚意。
接待方面,指定接待酒店遴选工作即将完成;医疗保障领域,医疗救治、驻地与赛场保障、住转院衔接保障等5个专项方案已编制就绪;雪地救援摩托车、担架式雪橇等救援设备采购全部落实;安保工作方案与场馆安保设施建设指导意见正式印发,交通运力测算、智慧冬运平台搭建、无线电安全保障、气象精准服务等工作有序推进;“五点一线”环境整治工程同步启动……从衣食住行到赛事运行,全方位为参赛人员与市民提供贴心服务。
志愿服务是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文明的生动注脚。目前,省一冬会志愿者需求已全面摸排完毕,榆林已与市内三所高职院校达成合作意向,榆林学院同步开展志愿服务徽标、口号设计工作。届时,一批充满活力的青年志愿者将成为赛场内外的“温暖名片”,传递榆林温度。
榆林将按照“国际化、特色化、专业化”的标准,精心策划开闭幕式,展现陕西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代风采;并将弘扬“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周密组织竞赛工作,让运动员在专业的赛场上尽情发挥,让裁判员在严谨的环境中公正执裁,让志愿者在温馨的服务中传递热情。
文化赋能赛事,全民共享盛宴
榆林以赛为媒,积极推动冰雪“冷资源”向“热经济”转化,特许商品开发深度融合陕北剪纸、秧歌等非遗元素,计划推出羊毛制品、冰雪主题盲盒等8大类产品,同步布局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构建“文创+冰雪+旅游”消费生态,推动冰雪经济全链条发展。
宣传推广持续升温,省一冬会官网及抖音、快手、微博等官方新媒体矩阵已上线运行,会徽、吉祥物、主题口号完成初审与网络投票,即将正式发布。特别是以“全民迎冬运”为主题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实现常态化开展,“健康欢乐跑”“龙舟赛”等活动虽非冰雪项目,却以全民参与的热度为冬运预热,让冬运氛围浸润城市每个角落。
一百天,是出征的号角,是冲刺的擂鼓!从今天开始,三秦大地的冰雪梦想将进入最后的百米冲刺!
一百天,是庄严的承诺,是热切的期盼!榆林将用百分百的努力,迎接这场属于陕西人民自己的冰雪盛会!
百日冲刺,决战决胜。站在省一冬会倒计时100天的关键节点,榆林正以“冰雪丝路”的豪情,让黄土高原绽放冬日光彩,做好了迎接三秦健儿的准备!
省一冬会组委会秘书长,市委常委、副市长曹治表示:“榆林能承办这次盛会,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榆林的光荣使命,我们必将全力以赴,努力办一届‘节俭、廉洁、绿色、安全’的体育盛会,让冰雪运动在三秦大地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100天后,当圣火在塞上点燃,三秦健儿将在冰雪赛场挥洒激情,榆林也将以这场盛会为窗,展示体育事业的蓬勃生机和城市发展的强劲动能。
记者 王红霞 李志东 见习记者 马周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