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培育产业升级新动能——横山区羊产业成就富民“大文章”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10-28 00:43:54 编辑:张倩 校对:李小龙 责编:王丹

深秋渐浓,寒冬渐近,正是羊肉肥美的时节。作为“陕北白绒山羊”新品种诞生地,横山区将羊产业作为全区的首位富民产业,通过全链条布局与科技创新,在“十四五”期间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种源筑基 + 智慧赋能”,筑牢产业核心竞争力

产业兴旺,种源为要。在横山区羊产业大数据中心,屏幕上实时呈现着养殖、防疫、加工、流通等多维度数据,实现了全产业链数据互联互通。每只白绒山羊都拥有含品系、年龄、防疫等信息的唯一ID电子身份证,依托防疫耳标和溯源标签,实现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

为强化种源优势,横山区通过优选基因、建立系谱档案等举措,扩大优秀个体覆盖率,建成 370 户联合育种户,形成超细超长绒型、体大快长型、高繁殖率型三大核心育种群。如今,全区每年培育优质种公羊 2 万多只,每只溢价超 3000 元,“户户要育种、人人会育种” 的氛围日益浓厚,奠定了“陕西绒山羊看横山” 的种业发展新格局。

“标准养殖 + 生态循环”,激活农户致富动能

为加快推进绒山羊养殖步入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快车道”,横山区创新总结出 “15211” 特色养殖模式——每户建设 1 个标准化养殖场,饲养 50 只繁殖母羊,配套 2 名劳动力、种植 20 亩优质牧草,即可实现年出栏白绒山羊 100 只以上、年收入 10 万元以上。这一模式既提升饲草利用率、缓解草畜矛盾、降低养殖成本,又构建起 “秸秆喂羊、肥粪还田” 的小型生态循环体系。

截至 2024 年底,全区羊子饲养量达 295.2 万只,全产业链产值 46.98 亿元,培育出 5 个 20 万只以上养殖镇(办)、675 家 500 只以上家庭农牧场,走出一条 “一羊三卖” 高产出、“种养循环” 低成本的富民新路。

“加工升级 + 项目加码”, 构建全链条发展新格局

从 “活羊出栏” 到 “多元产品”,横山区不断延伸羊产业链条,目前已布局 4 个屠宰厂、9 个羊肉加工厂、4 个羊绒毛制衣厂以及1个有机肥厂、1个羊脂皂加工厂,每年订单羊子超 50 万只,解决养殖户销路后顾之忧。

在横山区香草羊肉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车间,标准化生产线高效运转,生羊肉经均分、真空塑封后被发往各地。“2022年,我们公司的标准化生产线建成后,年屠宰量达6000多吨,日产量约4吨。”该公司董事长白成爱向记者介绍。

除基础加工外,该公司更研发多款罐装、碗装、自热等熟羊肉制品,既丰富产品矩阵、满足多元消费需求,更提升产品附加值,为羊产业拓宽盈利空间。

横山区香草羊肉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延伸产业链条只是该区推进羊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下一步,横山区将按照稳量、延链、提质、增效的发展总思路,以羊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通过优化产业布局、依靠科技创新、强化产品研发等途径,延深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记者 延丹 见习记者 方慧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