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夜校有“知”味 青年“充电”忙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7-30 09:09:21 编辑:郝莉娜 校对:张倩 责编:王丹

学员们在定边县青年夜校上羽毛球课。 叶子 摄

夜幕降临,定边青年的“夜生活”有了新选择——走进课堂,为自己“充电”。夜色中的羽毛球、乒乓球、咖啡及电商课堂,从技能提升的起点,逐渐拓展为学习成长、情感链接的多维空间。这不仅为定边青年的夜晚注入别样活力,更为个人成长与城市发展架起一座双向奔赴的桥梁。

下班后,体育课成了年轻人“满血复活”的“充电桩”,挥洒汗水间,一天的疲惫随之消散。晚上七点,在共青团定边县委组织的青年夜校羽毛球课堂上,球网两侧身影跃动,白色的羽毛球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学员高伟挥拍专注,步伐灵活。

作为连续参加了两期培训的“老学员”,高伟感受真切,他说:“运动加社交,不仅有益身心健康,还帮我缓解了工作和生活压力,同时也让我认识了许多新朋友。现在,感觉自己更有活力了。”

几公里外的森格餐厅内,另一种氛围正悄然弥漫。青年夜校的咖啡课堂里,咖啡香气氤氲,学员们围拢在操作台旁,屏息凝神。讲师李布布手腕轻转,洁白的奶泡在杯中渐渐成形,勾勒出精巧的图案。静谧的空间里,学习与社交在浓郁的香气中自然交融。“课程零基础也能上手,希望年轻人不仅学到技能,更能感受咖啡文化,享受它带来的生活乐趣。”李布布说。

从活力四射的运动场到香气四溢的咖啡课堂,再到紧贴时代脉搏的电商直播、体重管理等课程,定边县青年夜校正以其丰富多元的面貌,精准回应着年轻人提升自我、滋养心灵的内在需求,逐渐成为他们链接青春价值、拓展生活半径的“第二课堂”。

为确保夜校课程真正为青年成长“充电赋能”,今年以来,共青团定边县委通过线上线下调研,精准捕捉青年群体诉求。课程设置上,采取体验课、单次课、系列课等多种灵活组合方式,整合咖啡馆、文体场馆等社会化场地资源,引入“体重管理”“电商直播”等青春元素,致力于将青年夜校打造为集技能提升、文化交流、才艺拓展于一体的平台,把课程送到距离青年最近的地方。

截至目前,共青团定边县委开设的课程均为公益性质,已举办两期,涵盖四大类,累计开课40课时,参学青年达260余人次。“我们将立足定边青年特点和现实需求,围绕体育运动、非遗传承、技能提升等方面,持续发掘他们喜爱的课程。”共青团定边县委书记王治瑞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强师资力量,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努力把青年夜校办成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

记者 叶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