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根利:用丹青播下美育星火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5-23 09:05:15 编辑:李小龙 校对:康敬卓 责编:王丹

鲁根利(中)为同学们传授写生心得。李小强 摄

吴堡中学美术教师鲁根利,执笔为桨,以美育为舟,二十载扎根陕北黄土高原,用色彩点亮学子梦想。从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到吴堡中学,他用艺术的热忱跨越关中来到陕北,在这片沃土上绘就一幅绚烂的育人画卷。

2005年夏,手握延安大学美术学专业毕业证的鲁根利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一边是条件优越的延安五中,一边是地处偏远的吴堡中学。

时任吴堡中学校长的宋秦瑞“三顾”延大,用一句“这里的孩子需要美术”打动了他。

初到吴堡,挑战接踵而至:画室简陋、颜料匮乏,学生甚至不知素描为何物。鲁根利没有气馁,他自费购买材料,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带学生用炭笔勾勒窑洞的轮廓,用油彩捕捉枣林的光影。当第一幅学生作品挂上教学楼走廊时,围观的孩子欢呼雀跃。“原来我们也能创造美!”一名学生的话让他红了眼眶。此后,走廊成了“露天画廊”,学生的版画、剪纸、水彩逐渐填满墙壁,美术课从“冷门学科”变成了全校最受欢迎的课程。

“同学们,注意看它的颈部线条是不是像春天里抽条的柳枝?”美术教室里,鲁根利指着手中的陶罐,引导学生用‘六步探究法’分析现实与艺术的关联。台下,30余名学生或执笔速写,或分组讨论,窗台上摆满他们从黄河滩捡回的卵石——这些石头将被他们绘制成“黄河故事”系列作品。

教学创新是鲁根利打破困境的利刃。他首创生活化美术课程,完成省级课题《高中色彩风景写生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带学生赴延安、山西等地写生,住窑洞、观瓷器的制作技艺,归来后让学生按照心中所想进行艺术创作;开发《陕北民间剪纸》校本教材,让非遗技艺走进高考课堂,学生凭借剪纸作品叩开西安美院大门。面对家庭困难学生,他自掏腰包购买画具,甚至联系苏州公益组织为孤儿筹集学费。“美术不仅是技法,更是治愈心灵的力量。”他常对同事这样说。

在美术工作坊画室里,青年教师李晓雅正向鲁根利请教素描教学难点。“线条要松、透、实,让学生先从几何单体石膏练起。”鲁根利边说边示范,炭笔游走间,一幅《静物素描》跃然板上。

作为省级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他累计指导13名教师获评省市级教学能手,带领团队完成6项省级课题。同事李老师感慨:“鲁老师听课记录写了十几本,每次评课都精确到‘哪个环节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跟他研讨一次,胜过闭门琢磨一个月!”

记者 李小强 闫宇涛 姬洲僕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