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满格 “无线”精彩 托举起定边乡村的幸福生活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5-08 08:56:51 编辑:郝莉娜 校对:李小龙 责编:王丹

新农人主播向全国网友展示当地的土鸡蛋。王思雨 摄

定边县位于陕甘宁蒙四省交界处,曾经“通信靠吼,交通靠走”的俗语,如今正因通信信号的“满格革命”而焕发新生。从深山窑洞到田间地头,从留守老人到返乡青年,从闭塞山村到数字乡村,随着通信信号的“最后一公里”打通后,这里的故事正在被重新书写。

4月22日,在张崾先镇铁角城村村民赵志林家里,赵志林正通过视频电话与远在外地的家人分享着家常。这个三面环山、距县城百余公里的偏远小山村,过去,“举着手机满山找信号”是村民们无奈又辛酸的日常写照;如今,4G信号跨越最后一道黄土梁,覆盖到该县白于山的窑洞院落,成为点亮亲情团圆的“信号灯”,让偏远山村与外界的距离不再遥远,也为村民们架起了通向幸福生活的“数字桥梁”。

赵志林说:“以前没信号,要跑到山头有信号的地方才能打上电话,现在坐在炕上跟我儿子和孙子打视频都方便了。还有就是安全多了,也没有偷羊的,睡到炕上就能看见那个羊有病、那个羊下羔,不要人看了,我们享福多了。”

信号的蝶变不仅点亮了村民的日常,更为乡村的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随着稳定的网络信号全面覆盖,村民们化身“新农人主播”,通过镜头向全国网友展销当地的土蜂蜜、杂粮、干货等优质农产品。在直播带货的热潮下,让原本深藏山坳的优质农产品正通过“云端”走向千家万户,为乡村振兴铺就一条数字经济的“新赛道”。

“手机信号全覆盖以后,我做起了直播,把我家的农产品和我们全村的农产品卖出去。我早前把驴车赶到周边村卖农产品,人家还说我的货这个也不好,那个也小了。天都黑了,有时候还卖不完,再赶上驴车回去。现在我坐在家里直播,仅用3天时间,就把我们全村的核桃全都卖出去,还有米、面、糕面、洋芋、羊肉,我全都能卖完,现在我一年能收入七八万。”张崾先镇伙场塬村村民李彩花说。

信号的赋能远不止于此。位于群山环抱中的伙场塬村,新建的4G基站打破了信息孤岛的困境,“云端课堂”翻山越岭扎根山沟,让农技专家化身“云导师”,通过直播传授种植技术;村民只需手机扫码,即可一键下载专业种植手册。曾经闭塞的村落成为汇聚科技知识的“智慧新农站”,让数字浪潮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伙场塬村村民魏德勇说:“去年的核桃产值翻了一番,相当好,都是我在手机上学的技术种的。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天气预报都靠手机来给我们推送。”

从通信工具到生产利器,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如今,盐场堡镇的滩羊戴上智能耳标,实现精准养殖;砖井镇卫生室开通远程问诊,让村民足不出户享受优质医疗……这些数字时代的生动实践,如同璀璨珍珠,正被“信息网”串联成为乡村振兴的华美项链。

据定边县工贸局副局长程明介绍,目前,定边全县的网络覆盖和基塔建设共计900余座。为了进一步加强网络覆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今年由县工贸局牵头,协调工业园区对全县的网络4G建设进行升级改造。工业园区5座信号塔及基站马上开工建设,将对工业园区所属企业进行5G网络全覆盖。下一步将积极对接省、市、县铁塔公司,对3个乡镇进行网络基站升级改造。

从翻山越岭寻信号,到指尖轻点连世界,定边的蜕变印证了乡村振兴不仅是道路硬化、房屋翻新的物理升级,更是数字文明与乡土社会的深度融合。满格的网络信号,正托举起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乡村振兴的小康图景,在数字浪潮中持续舒展、蓬勃生长。

通讯员 王思雨 李德龙 杜倩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