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燕:巧手剪出“好故事”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5-06 08:42:44 编辑:郝莉娜 责编:王丹

武燕在创作剪纸作品。张丹 摄

走进绥德县武燕剪纸传习所,墙上挂满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剪纸作品,它们线条流畅、造型独特、寓意深刻,让人眼前一亮。这些作品都出自绥德剪纸非遗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武燕之手。近年来,武燕不仅先后获得全国“十大神剪”、“国家一级美术师”等荣誉称号,还于日前被表彰为“全国劳动模范”。

“我从小就喜欢剪纸,主要是受奶奶的影响。奶奶是乡里远近闻名的剪纸能手,我就常坐在她身旁学着剪。”武燕说。心灵手巧的武燕学得有模有样,剪出来的花样受到很多人的肯定,常有人请她帮忙剪结婚时用的喜花和过年贴的窗花等。久而久之,武燕“巧女子”的名声便在乡里传开了。

2010年6月是武燕剪纸艺术道路的转折点,她的剪纸作品《祈雨》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剪纸艺术展”中荣获二等奖。首次参赛便取得骄人成绩,这更加坚定了她从事剪纸艺术的信念。

武燕不仅善于变化剪纸手法,单是一朵花就能剪出千变万化的风格,而且剪纸内容丰富,陕北文化味浓郁。“我从小在陕北农村长大,非常喜欢陕北的传统文化,就通过剪纸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武燕说。

乡村孩子的童年童趣、传统节日场景、四妹子和三哥哥的朴素情感……这些情景系列剪纸作品以明快、丰富的剪纸语言,向人们生动讲述20世纪80年代陕北乡村生活、节日的由来、《三十里铺》的故事等,让人身临其境。

“创作不仅是生活给予的灵感,而且与阅读也是分不开的。”武燕表示。为了创作出更加丰富、有教育意义的作品,武燕常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历史文化知识,为创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孔融让梨、曹冲称象、凿壁借光……在武燕的剪纸作品中,历史文化及典型人物故事比比皆是。一方红纸,将人物神韵、环境条件等刻画得栩栩如生,细细打量欣赏,别有一番意境与趣味。同时,武燕也紧跟时代发展,创作出有关乡村振兴、交通安全等主题的系列作品。

多年来,武燕通过直接剪纸、剪染、套色剪纸等不同技法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作品《乡村风情》在第四届“神州风韵”全国剪纸大赛上喜获金奖,《洪水无情人有情》系列剪纸作品在国家级剪纸大赛中获得金奖。据统计,武燕的作品在国家级、省级等剪纸大赛中累计获得奖项100余个。

2016年,武燕注册成立绥德县武燕民间文化传承发展有限公司。她始终秉持培养人才、创新发展的理念,通过举办剪纸培训、非遗推广公益活动,以参与式、互动式、合作体验式等教学模式,为绥德剪纸艺术的传承发展培养了一批批生力军。同时,武燕还通过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以及网络培训等方式弘扬、传承非遗剪纸,累计受益3000余人。

武燕深知,剪纸要发展,就必须要创新。在不断探索与努力下,她将剪纸融入服饰设计,以及伞、茶具、包等文创产品中,深受市场欢迎,不仅拓宽了剪纸文化的宣传渠道,也打破了人们对剪纸用途的常规认知,让剪纸文化焕发出时代光彩、“链”出更大价值。

“剪纸艺术是我一生的挚爱,每天不剪点什么,生活就像短缺了啥似的。”武燕说。

通讯员 张丹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