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扎进泥土里 实干绘就振兴图——记榆阳区李家沟村第一书记张小飞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8-18 09:12:38 编辑:李 娜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有这样一位90后驻村书记,从机关副主任到村民心中的“贴心人”,他带着政策汇编、计算器和调研本扎根乡村,以实干为笔、以热忱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青春华章,让曾经产业销售遇困的村落,如今变得瓜果飘香、村美民富。他就是榆阳区鱼河镇李家沟村第一书记张小飞。
“硬核账本”算出产业新路
清晨7点,乡村的雾气还未散尽,李家沟村的杏树林已传来窸窣声。驻村第一书记张小飞和队员穿梭在杏树林里,帮村民张烈梅准备当天售卖的红梅杏。这位戴着眼镜、长相斯文的90后,两年前还是榆阳区一名机关的副主任,如今已是村民口中的“贴心书记”。
“以前杏不好卖,张书记来了之后积极联系客源,帮助我们在网络上销售,现在杏子根本不愁卖。”张烈梅说。
2023年6月,张小飞初到李家沟村时,带着他的“三件套”——政策汇编、计算器、调研本走访村民,他发现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林果,但销售情况却不乐观。他联合工作队员认真听取农户种植意愿,积极破解当前村集体产业发展困境。经过和村“两委”班子多次讨论调研,确定了以特色林果第一产业为基础、延伸西梅干深加工第二产业为重点、发展乡村旅游第三产业为引领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子。
“乡村振兴必须产业先行,我们结合本村村情和自然禀赋条件,围绕建强基层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服务办实事四个方面,把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大事来做。”看着日渐红火的产业,张小飞说。
“泥土课堂”激活一池春水
“手机就是新农具!”在鱼河镇亚平家庭农场,张小飞和农场负责人李亚平讨论最近直播销售红梅杏的计划。去年9月是西梅丰收季,他带着驻村工作队策划了直播活动,亚平农场的西梅提前销售一空。今年春节期间,张小飞又在榆林年货节的直播活动中为西梅代言,想方设法提高西梅知名度,推进西梅“走出去”。
仅去年一年,张小飞和驻村工作队就开展了12场助农帮扶活动,累计实现销售额20万余元,全村30万斤西梅销售一空,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户均增收1万余元,村集体经济本年度突破11万元,实现提质增效。
李亚平说:“张书记来村后,帮我的小农场出谋划策,吃透政策跑项目,现在农场收益一天比一天好。”
“五联共建”绘就乡村新景
驻村工作既要“身入”又要“心入”。
张小飞和驻村队员努力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他整合各方资源力量,与包抓企业中盐盐化、市交警支队、榆阳能投实现“五联共建”,让包联单位的资源源源不断注入李家沟村,路灯、安全护栏、公益电影大屏、每月一次给留守老人的义剪……一件件暖心实事,让他走进了村民的心坎里。
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持续推进村庄硬化、亮化、绿化、文化、美化“五化”建设,张小飞积极对接乡村振兴、水利、电力等多个部门,协调升级改造村庄基础设施、修缮加固居住区排水沟、砖砌硬化生产道路、更换村级变压器、维修改造村级阵地……累计实施项目30余个,村容村貌、卫生环境、公共服务设施等发生了较大改变,2023年11月,李家沟村被评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记者 庞亚飞 王疆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