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未来”绘就乡村儿童启蒙教育新图景——湖畔魔豆公益基金会婴幼儿照护服务的8年实践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2025-07-08 15:22:48 编辑:李小龙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镇巴县养育中心,两组家庭在阅读区专注地读着绘本。

7月2日,刘安南代表“湖畔魔豆”在2025年度亚太地区儿童早期发展会议的分论坛上作主题发言。

清涧县养育师家访过程中和孩子在户外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养育未来”项目在我国农村地区成功验证了与政府合作、因地制宜的婴幼儿照护模式的可行性。在陕西省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湖畔魔豆公益基金会和宁陕、镇巴、城固、清涧、子洲等县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7月2日,浙江省湖畔魔豆公益基金会受邀参加2025亚太地区儿童早期发展区域会议。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湖畔魔豆”高级经理刘安南分享了“养育未来”项目在我国农村地区,与县域政府合作,探索乡村儿童启蒙教育的实践路径。

8年实践 “养育未来”县域模式

2017年以来,湖畔魔豆公益基金会与卫健职能部门、县级政府和学术机构在农村地区探索和推广“养育未来”婴幼儿照护服务公益项目,致力于为农村地区提供的儿童早期发展机会。

在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中,“湖畔魔豆”设计并成功实践了一套可推广、可落地、适宜农村的与政府合作,养育中心与家访相结合的县域模式。

同年“养育未来”与陕西结缘,宁陕县政府与浙江省湖畔魔豆公益基金会、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在该县实施“养育未来”项目,旨在通过影响照护人的养育观念和行为,为宁陕儿童早期发展贡献力量。

自2017年至今,“养育未来”项目在宁陕县累计开展亲子课程14.7万节,集体活动1.82万场次,照护服务3137名婴幼儿、5769名照养人。通过“中心﹢家访”的方式服务0至3岁婴幼儿,关注家长科学育儿方法的普及。

“养育未来”在宁陕等地试点后,已扩展至我国6省(区)10县(镇)。目前,正在陕西宁陕、镇巴、城固、清涧、子洲等5县推广,未来计划在陕西省更多县域铺开。

三大创新 保障可行有效可持续

在我国农村地区“养育未来”项目如何保障可行、有效、可持续?

“湖畔魔豆”通过三个创新,建立可持续的农村婴幼儿照护服务框架。

第一个创新,是构建三级管理架构。

为确保项目在当地的可持续,采用领导层、管理层和服务层“三级管理架构”。领导层由县政府卫健和其他相关部门组成,管理层由政府人员和当地干事组成,负责财务、人员和项目的管理,服务层则由一线养育师构成。项目团队与当地政府联合管理,确保三级架构有效运转。

另一个创新,是资金保障机制的“多元+渐进”。

多元,是指“湖畔魔豆”发挥资源协调能力,筹集基金会资金、央企帮扶资金、企业捐赠等,支持项目起步阶段(第1年至3年)经费。渐进,则是“湖畔魔豆”与项目县签订协议,渐进保障项目资金。“多元+渐进”的资金保障方式,助力项目县从基础设施投入起步。

第三个创新,则是通过“在地能力建设”保障项目在当地的可持续。项目团队通过赋能当地管理和服务团队,逐步实现项目在当地的独立运行。具体来说,就是“标准化与数字化”管理和“本地人才培育”策略。

在标准化上,项目团队编制包含服务标准、运营管理等模块的操作手册,确保服务质量一以贯之。在数字化上,则是利用全链路数字化平台,实现服务流程的实时追踪和管理:家长来到养育中心,通过智能系统签到,养育师立刻就可以在手机上知悉并查看相应家庭的情况,及时对接服务。同时也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对服务情况闭环管理。

项目还在当地招募全职服务人员,通过系统的岗前培训、专业实习和持续的专业督导,将她们培养成为专业养育师。

以宁陕为例,近8年来,宁陕县政府将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等重点工作向基层延伸,建立健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制机制,联合公益组织、专家团队支持“养育未来”项目。

榆林方案 探索农村地区“托育+养育”新模式

构建优势互补的协作机制。“养育未来”从项目设计之初便确立与政府合作,项目县早期介入项目规划、政策衔接与资源整合工作。“养育未来”项目团队聚焦于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如,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标准制定、师资培训体系搭建)与前期资金撬动,形成了与政府合作、专业赋能的模式。

“养育未来”项目在实践中打造了一批生动样板——镇巴县在项目运行两年后,自主统筹财政资金新建养育中心,扩大服务范围;清涧县通过系统化扩大家访网络,以“中心+入户服务”的模式实现县域家庭服务全覆盖。

2019年,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定点帮扶县,清涧积极对接浙江省湖畔魔豆公益基金会,成功引进“养育未来”项目。经过各方争取和协调,分别在清涧城南、城北建成了两家婴幼儿照护服务中心,为后续深化合作奠定了基础。

如今,“养育未来”项目在清涧已建成5个服务中心、3个镇级服务站、2个村级服务站,累计为4191名婴幼儿和5133名照养人开展11.12万节亲子课程、1.76万场集体活动,服务人次超过11万。

“养育未来”项目在清涧的开展,获得了广泛好评。

周末在清涧县河西社区“养育未来”婴幼儿照护服务中心,张爷爷带着2岁孙子来玩耍。张爷爷说:“孩子每周三到养育中心上一次课,每次上课的内容也都是根据孩子的月龄安排。这次过来,主要是家里离得近,早上没事就带孩子来玩了,这里设施好、玩具多,卫生也干净,还有养育师,又免费,清涧政府做得好。”居住地距离折家坪镇养育中心较远的姜女士,看到上门服务的养育师也是满脸欢迎,她说:“我家住得远,带娃娃出趟门不方便,杨老师每周定期来,讲知识,陪娃娃做游戏,这对我们帮助太大了。”

去年,榆林市成为“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城市之一。榆林市依托清涧县“养育未来”项目的成熟经验,率先提出“养育与托育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将项目从清涧一路延展到子洲、米脂等南部5县。

榆林与浙江湖畔魔豆基金会深度合作,在南部6县构建“城区中心站+乡村服务点”网络,将科学养育理念植入田间地头,为农村托育服务提供了可复制的“榆林方案”。

最佳案例 “养育未来”的经验价值

湖畔魔豆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卢苇,介绍了“养育未来”的累累硕果——截至2025年5月,项目已覆盖全国6省10县57个乡镇(社区)的481个行政村,服务家庭超2万户,累计服务总量超200万户次,通过地方行政网络触达偏远地区。

宁陕、镇巴、城固和清涧用实践证明,“养育未来”项目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对乡村振兴的助力。

“养育未来”的实践被收录为“最佳案例”——《“养育未来”——中国农村地区0—3岁婴幼儿照护普惠服务解决方案》入选2023年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并被收录到《全球减贫案例集》中。

“为了回应农村家庭的养育需求,‘养育未来’这个项目会持续做几十年。我们希望与更多社会力量携手,将这套‘可持续、可复制’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方案推向更广天地,让更多农村孩子在生命早期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湖畔魔豆基金会理事长闻佳说,这是能帮助一代人的事。“养育未来”用8年实践证明:问题治理与社会力量的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本土智慧的创新结合,将为全球实践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期待未来,即使是偏远的乡村,也能为婴幼儿铺就健康成长之路。

(浙江省湖畔魔豆公益基金会供稿/图)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