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做活土地“大文章” 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4-05-27 00:17:02 编辑:李小龙 校对:康敬卓 责编:王丹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盘活土地资源,则是实现产业振兴的基础。

近年来,神木市创新思维,精准施策,通过优化整合闲置土地资源,积极推动土地资源转化为优质资本,实现“零散地块”向“连片大田”的转变,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为大型农业机械作业创造了条件,极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5月15日,记者走进神木市西沙街道芦草沟村千亩高标准农田看到,大型农机往来穿梭,农户们正抢抓天气晴好有利时机,有序开展播种作业。

据了解,近年来,芦草沟村以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积极申报并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全村5530亩零散土地得到统一平整规划,通过“小田”变“大田”,进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业机械化率,全面夯实了全村农业发展的基础。此外,该村还积极引进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对村内的高标准农田进行集中流转(现已出租4400亩),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80万元。

“2022年起,我们已连续3年承包芦草沟村的3000亩土地,每亩的承包费是360元。在实现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吸纳了一大批周边村民在合作社就业,进一步提升了大家的整体收入。”神木市樊家滩喜来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樊爱和说。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走进神木市高家堡镇乔岔滩村的田间地头,处处皆是壮美的现代农业画卷。

“近日,我们使用3台大型机械同步开展了施肥、平地、水稻播种工作,一天的播种量超过100亩,效率非常高。原本需要半个多月才能完成的播种任务,现在5天就能完成。” 神木市顺益和农业有限公司技术员曹建军说。

乔岔滩村毗邻秃尾河,地势平坦、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种植水稻的必要条件一应俱全。近年来,该村围绕做好村级集体经济“大蛋糕”目标,坚持量体裁衣、靶向发力,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鼓励农户承包土地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为全面乡村振兴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2020年,神木市顺益和农业有限公司在乔岔滩村流转土地600余亩,依托“党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稻蟹种养一体化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今年我们还将试验开展200亩稻田小龙虾的养殖工作,待到6月初水稻长到10厘米左右,就可投放小龙虾苗和螃蟹苗。稻蟹、稻虾种养一体化,不仅能使泥土变得松软,还能加快肥料分解,从而促进稻苗根系更好地发育,既提高了水稻的品质和产量,又增加了虾、蟹的养殖收入,真正实现了‘稻蟹共生、一田两用、一地双收’。”神木市顺益和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连军说。

如今,神木市正紧紧围绕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务工收入“两本账”,支持各乡镇(街道)因地制宜选优发展路径,通过高标准农田、土地复垦等工程建设,盘活用好村集体资产,推动农民稳定就业增收,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果共享、村民共富、治理有效”的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记者陈静仁 通讯员温子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