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煤田公司“组合拳”激活高质量发展引擎——稳主业 强管理 促创新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5-23 09:01:15 编辑:李小龙 校对:康敬卓 责编:王丹

工作人员查看智能仓储中心系统运行状态。蔡海涛 摄

今年以来,中能煤田公司逆势破局,以“稳主业、强管理、促创新”的组合拳,实现一季度商品煤产量较同期增长27.2%,安全生产周期突破6600天,为企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开辟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上扬曲线。

深挖潜能筑牢发展“压舱石”

今年以来,中能煤田公司紧盯安全高效生产目标,以技术革新驱动产能跃升。一季度,通过加速400米超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与智能化快掘系统应用成效,煤炭产量较计划增产3万吨以上,掘进进尺较计划增尺300米以上,实现“双增长”,创同期新高。

该公司坚持“现场管理为王”理念,构建“千眼视频监控系统”,融合AI视频分析大模型与Deep-Seek算力,实现井下隐患预警、精准处置,推动安全生产周期突破6600天。针对各岗位定制培训方案,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实现风险隐患全流程管控。

面对行业竞争加剧,以“精准营销”破题。创新实施“一客一策”双链驱动模式,配煤方案优化、物流时效保障,区域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其中适应市场的混煤产品实现100%客户满意度,一季度商品煤销售完成计划的102%。针对化工、建材等原料煤市场需求,创新性提出“定制化混煤”方案,拓宽销售渠道。

精细管理激活内生“动力源”

面对复杂市场环境,该公司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推动资源高效配置与成本深度管控。通过流程再造,释放管理效能,推行“四线管理”模式,建立“共性指标+专项任务”考核体系,实现管理流程标准化。

深化“九全九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践成效,通过构建管理路径,实现安全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转型。坚持“1+4+N”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法,紧盯重大安全风险和专项辨识管控,强化危险作业、重点工程安全确认,全面加强安全风险跟踪管控。

该公司通过实施“12366”人才建设工程,建立岗位序列转换机制,创新“全员导师制”组织模式,打破层级壁垒和岗位边界,全面培养“管理+技术”双栖人才。

科技突围锻造竞争“硬实力”

该公司将创新视为“关键变量”,以技术突破开辟增长新赛道。在袁大滩煤矿,建成首个400米超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采煤机自适应截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移架,实现采煤效率提升30%以上,万吨掘进率降低5.2米/万吨。同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掘进工作面采用了一体化除尘系统,除尘效率从45%大幅提升至85%。

管理创新,激活组织新生态。通过深入剖析涉及生产经营各层级、各环节成本构成要素,挖掘潜在的降本增效空间,创新“九链九增”经营管理体系持续加持,形成“131”全流程材料、工资“一绳捆”管控新机制。一季度完成废旧物资回收复用、维修、加工改造项目377项,创造经济效益100万元以上。

通讯员 蔡海涛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