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海淀智慧 赋能榆林教育——市教育局深化京榆教育协作纪实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11-27 08:57:40 编辑:康敬卓 校对:郝莉娜 责编:王丹
今年,榆林市教育局党组与北京市海淀区委教工委、海淀区教育党校在教师培养上深化交流合作,结下跨越千里的“情缘”。
党组织引领
把交流合作平台搭起来
市教育局党组通过组织调研、学校诊断、教师座谈及问卷调研,精准诊断教师成长需求与学校发展需求,以需求为导向,设立教育重点领域、骨干教师校长、教育综合改革、教育教学业务、教师任职资格、教育管理人员“六大引擎”39个教师培养项目,将榆林市与北京海淀区的教育合作作为重点项目纳入计划。依托海淀区教育党校作为教师跟岗实践基地,构建理论研修、跟岗学习、成果展示“三段进阶式”培养模式,努力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校(园)长队伍。
党员名师帮带
把强师培养链条建起来
每年分批组织学校党组织书记、校(园)长、党员骨干教师赴海淀区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熔炉锻造”。
办好理论学习大课堂。打破传统“专家讲、学员听”的单一授课模式,采取讲授讲学、现场教学、案例示学、实践研学、辩论促学、研讨交流学、现身说法学“七元一体”教学模式,强化学教结合、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切实解决了学员兴趣不浓、热情不高、学习不深等问题,极大提高了学习质效。办好跟岗实践大练场。理论学习结束后开启跟岗实践阶段,跟岗学员按学段分别进驻海淀区中小学、幼儿园,海淀区教委落实党员名师结对帮带,利用3周左右时间进行浸润式跟岗学习。办好成果转化大赛场。跟岗学习结束后,所有参训学员在导师的指导下,围绕所学所感所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撰写个性化的教育管理实务创新方案。结业时,集中召开微论坛,所有学员汇报交流创新方案,导师现场点评指导,确保跟岗实践既要有头脑风暴,又要转化见效。
党员名师指导
把先进经验引进来
除了走出去,市教育局还把海淀区教工委、海淀区教育党校的领导专家、党员先锋请进来,举办专题讲座,指导推动跟岗学员学校形成“一校一方案、一校一特色”的发展蓝图,强化跟岗实践成果落地转化与辐射推广。榆林实验小学郝小刚通过跟岗学思践悟,创新构建“一领航、二推动、三结合”党建工作“123”模式,以党建引领办学方向,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榆林高新一小郭艳利将海淀经验与智慧带回榆林,立足本校实际,打造“红星照耀雅正致远”品牌,以“五联五照亮”推动党建与教育深度融合,筑牢发展基石。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继续围绕抓党建促发展这一主线,贯穿教育管理发展全过程,依托海淀区的雄厚教育资源,坚持“市级抓重点、县级抓统筹、学校抓需求”原则,分类、分层渐进式推进交流合作,在总结教师培养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延伸合作办学、教育科研、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为榆林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借智赋能。
作者 市教育局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