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林学院开展志愿者暑期社区支教活动——七彩课堂描绘绚丽假期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8-15 16:38:32 编辑:张倩 校对:康敬卓 责编:王丹
热浪翻腾的暑假,在榆阳区航宇路街道松林路社区“春天红领巾禾苗班”的教室里,充盈着别样的风景。那是孩子们专注的眼神、欢快的笑语和探索的热情碰撞出的活力。
这个暑假,榆林学院新能源学院“新能筑梦·教启未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的志愿者们,用15天的时间,为该社区的儿童精心设计了涵盖知识、文化、实践、情感四大维度的七彩课程。
墨香与惊叹
七彩课程开设书法课,引导孩子们从基础字中感受汉字文化。宣纸铺开,墨香悄然弥漫,一双双小手略显笨拙却无比认真地握住毛笔,屏息凝神。笔尖在“人”字的一撇一捺间游走,感受着千年汉字的力量与温度。
隔壁教室,气氛截然不同。当志愿者轻轻闭合电路开关,“啪”的一声轻响,小灯泡骤然亮起,瞬间点亮了十几双眼睛里的惊叹。“亮了!真的亮了!”欢呼声几乎掀翻屋顶。自制的“火山”模型里,泡沫“岩浆”汹涌喷发,尖叫声与笑声交织,抽象的科学原理在亲身体验中变得生动可感。志愿者们通过三原色调配、电路连接、模拟火山喷发等趣味科学实验,将抽象原理具象化,培养观察与探索能力。
拳风与乡音
清晨的阳光洒在练习太极拳的小身影上,动作虽简化,但“野马分鬃”“白鹤亮翅”间,孩子们努力模仿着那份刚柔相济的韵味,身体在缓慢的舒展中感受着东方智慧的独特韵律。志愿者们在课程中安排了简化太极拳的内容,让孩子们体会刚柔并济的力量。
音乐课堂上,“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 当悠扬高亢的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旋律响起,孩子们清亮的童声努力捕捉着那独特的方言韵味和信天游的苍茫。歌声或许稚嫩,甚至有些跑调,但那专注投入的神情,那模仿民歌甩腔的憨态,让浓郁的黄土地风情在教室里盘旋流淌。
汗水与色彩
教室外的空地是“动感地带”。跳绳翻飞如电,计数声、加油声此起彼伏,汗水在额角闪烁,速度与协作的默契在一次次传递接力中凝结。课程中安排了跳绳、传球等体育活动,提升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协作精神。
而在安静的创作角,又是另一番景象。素白的石膏娃娃成了孩子们天马行空的画布,画笔挥舞,图案跃然其上,星星点缀其间,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插花课上,孩子们的小手小心翼翼地修剪着枝叶,屏息凝神地搭配着粉白的雏菊与翠绿。当一盆盆虽显稚拙却充满心意的小花艺在掌心“绽放”,孩子们眼中满是光芒。
“本次支教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儿童的暑期生活,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和技能,也有效提升了孩子们的文化认同感和综合素养。榆林学院新能源学院还将持续以实际行动服务社区,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支教活动带队老师张裕表示。
记者 高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