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第三中学构建“三位一体”心育生态体系——让每一颗心灵都向阳生长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7-07 09:26:57 编辑:李 娜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在榆林市第三中学的教学楼电话亭旁,常有学生驻足于“捏捏乐”减压区,通过柔软萌宠玩具的触感舒缓压力;抑或在曼陀罗绘画本上静心勾勒图案,让色彩流淌间沉淀心绪——这些可感知、可触摸的心理关怀场景,正是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实践的缩影。
近年来,学校以“关注心灵成长,塑造健全人格”为理念,构建“课程奠基、活动赋能、文化浸润”三位一体的心育生态体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硬件设施的细节优化到特色课程的精准设计,全方位筑牢心理健康防线,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筑牢硬件根基
建设专业心理服务阵地
在榆林市第三中学“成长导航室”内,心理辅导中心、接待室、个体辅导室等功能部室一应俱全,专业的心理测评系统、智能放松设备、趣味沙盘游戏等设施配备齐全。在这里,无论是寻求一对一倾诉的学生,还是开展团体心理活动的班级,都能找到专属的心理服务空间。
一直以来,该校将心理健康硬件设施建设作为心育工程的“强基工程”,以系统思维推动建设。无论是功能分区还是细节设计,无论是空间规划还是设备配置,学校始终以专业化标准与人性化关怀并重的建设理念,既保障心理辅导的科学性,又兼顾学生的情感需求,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构筑起坚实而温暖的守护壁垒。
在完善专业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学校还通过常态化心理普查精准筛查学生心理状况,依托专业团队开展及时科学的心理辅导;为每位学生建立动态心理档案,实现个性化跟踪关怀;建立分级响应机制,高效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同时,借助多种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积极的校园心理氛围。
构建分层课程
深化“启智润心”育人体系
面向高一新生,以“生涯规划启蒙课”为主题,助力其完成身份过渡与自我探索;为高二学子开设“成长加油站”团体辅导,聚焦学业优化与情绪疏导;针对高三学生创新实施“一班一案”定制辅导,精准化解备考压力,赋能学子从容应考……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深耕之路上,学校立足高中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分层构建独具特色的“启智润心”课程体系。
此外,学校以多样化活动为载体,持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广度与深度。每年举办的“ 5·25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已成为校园特色品牌。今年,以“生涯彩虹岛·我为生命点个赞”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游园会精彩呈现:在“自然原始岛”中,学生通过冥想体验与自然联结,舒缓身心;“解忧杂货店”里,匿名书写的烦恼与温暖回应在此流转,实现情感共鸣。活动通过互动游戏、表达性写作、团体协作等多元形式,引导学生释放情绪、提升自信、感悟成长,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融入校园生活,实现“启智润心”的育人目标。
创新“五感疗法”
打造浸润式心理关怀
在夯实常规心育工作的基础上,学校聚焦学生身心需求,以五感疗法为创新路径,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度为学生打造沉浸式减压体验。
在视觉营造上,学校精心打造春华园,在园内树木上绘制卡通动物、趣味图案。学生课余在此散步时,充满童趣的艺术画作能有效缓解学习带来的紧张情绪。在听觉体验方面,每天下午听力训练前,校园广播定时播放舒缓的古典音乐与自然白噪音,帮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放松身心。在触觉互动环节,学校在教学楼电话亭旁设置“捏捏乐”减压区,摆放着萌宠造型的柔软玩具,学生可随时通过挤压玩具释放压力。同时,学校还开辟曼陀罗绘画区,让学生在自由涂画中平复心情、调节状态。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方式,把心理健康关怀融入校园生活的每个细节,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活’起来,让每一颗心灵都向阳生长。”榆林市第三中学校长刘东华说。
记者 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