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警校”能学的东西真不少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9-16 09:17:38 编辑:张倩 校对:李娜 责编:王丹

社区民警联合消防开展灭火培训。通讯员 柴霆 摄

2024年6月18日,公安高新分局沙河路派出所联合沙河路街道榆康社区成立了榆康社区警校。一年的时间过去了,“社区警校”开设线下课程24场,参与培训的人员2140人次,一些群众从“社区警校”学完之后变成了治安协理员,共同参与社区治理。这所“社区警校”也成为集安全教育、法律宣讲、技能培训和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新型安防阵地,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上迈出新步伐。

有人很好奇,“社区警校”都能学到啥?

学习提高警惕

8月29日,在榆康社区,20余名居民围坐在一起“听故事”。“就在咱们辖区,一位女士被所谓的‘快递客服’骗走银行卡密码,最终损失数万元的血汗钱……”社区民警柳旭东正用生动的语言给居民讲解反诈案例,在场人员听得津津有味,也深受触动。

“骗子可狡猾了!”“原来我上个月接的那个电话就是假的,要和我屏幕共享了,幸亏我之前看过类似宣传……”大家一边看案例一边议论。课程结束后,居民们纷纷打开国家反诈中心App,在民警指导下开启“来电预警”功能。

除了反诈、防火、防盗、交通安全等宣讲内容,社区民警还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分类施教,整理各类民生实事,确保每一项宣传内容都能贴近群众的生活场景,让居民真正受益。

去年开办以来,“社区警校”的线上和线下专题课程已累计覆盖5万余人,辖区居民防范意识明显提升。“课堂讲身边事,大家也听得懂、记得住”这是不少居民对“社区警校”的评价。

学习共治共享

一个月前,桃园小区两户居民因旧房改造产生纠纷,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社区民警李鹏才得知此事后,没有强行介入,而是先在小区走访了解,之后联合“社区警校”以暖心座谈会的形式,从物权法入手,详细讲解业主权利与义务、装修行为限制等内容,最后还讲到两家人互相帮助的过往。在李鹏才的耐心引导下,两户居民的情绪逐渐缓和,开始理智地交流赔偿问题,最终达成和解协议。

依托“社区警校”,沙河路派出所同步推进警务下沉和便民服务,由民辅警、社区工作人员提供矛盾调解、政策咨询等服务,做到“群众有需求,警校有回应”。同时,为了各类问题处理更精准、响应更迅速,派出所还将辖区重点户、常发纠纷点、治安风险纳入动态台账,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

在推动“社区警校”建设过程中,派出所联合社区党支部、企业和群众,将防骗宣传、消防巡查、安全提醒等纳入日常巡逻范畴,推动警民共建、协同共治。目前,沙河路派出所辖区内,已有240名群众主动加入群防群治队伍。有人在自家超市张贴反诈提示卡,有人制作防骗卡片分发给邻居,形成“警校带动、群众参与、共治共享”的平安格局。

“下一步,派出所将继续以‘社区警校’为平台,丰富课堂内容、拓展服务渠道、强化治理联动,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沙河路派出所所长申宇说。

通讯员 孙宏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