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遇事能办”擂台赛开锣 在实战中炼本领 在比拼中提能力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9-29 09:08:27 编辑:李小龙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今年以来,榆阳区创新举办“遇事能办”擂台赛,围绕网格化治理、矛盾调解、集体经济、数字治理等重点任务,组织基层干部同台竞技、交流经验。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干、以赛促优”,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搭建比武平台 创新培养机制

该区打破传统培训模式,构建以实战为导向的能力提升体系。擂台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经过层层筛选,最终遴选出19位选手进入决赛。

决赛包含主题演讲和现场答辩两个环节,参赛选手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等关键主题,立足自身岗位,聚焦征地拆迁中的“钉子”难题、老旧小区改造的“众口难调”、矛盾纠纷调解的“死结缠绕”、新兴业态治理的“盲区挑战”等鲜活案例。通过生动形象且条理清晰的讲述,将基层治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一一呈现。现场答辩环节扣人心弦,面对评委提出的一个个极具针对性的问题,选手们沉着冷静、从容思考,迅速给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充分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通过擂台比武,基层干部的政策理解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聚焦实战实效 破解治理难题

该区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实践。参赛案例涵盖征地拆迁、邻里纠纷等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做法。

其中,孟家湾乡的“伙场说事”基层治理模式,通过“听理劝退和”五步工作法,探索出一条乡村治理的新路子,村民之间的矛盾得到及时化解,大家的心更齐了,乡村氛围更加和谐;牛家梁镇“‘1256’议事协商体系”,借助“拉事委员会”和“拉事帮帮团”化解积怨,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上盐湾镇用“倾听、信任、长效”的“三把钥匙”解治理之难,通过倾听民意、建立信任、形成长效机制,成功破解了许多长期困扰社区发展的顽疾。这些创新实践不仅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思路,还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参与感,推动基层治理从“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变。

建立长效机制 推动成果转化

该区以擂台赛为契机,强化基层治理能力,构建长效提升机制。一方面,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将比赛成绩与干部考核、评优评先挂钩;另一方面,建立“月度晾晒、季度比武、年度评优”的常态化机制,持续巩固活动成果。

此次擂台赛后对优秀案例进行汇编,纳入干部培训教材,在全区进行推广学习,进一步激发基层首创精神,逐步形成“一镇(街)一品”治理品牌集群效应。

“我们将建立健全常态化开展‘擂台比武’活动长效机制,持续深化‘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四能’干部培育工程,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干’的方式,搭建更多的交流展示平台,让更多干部在实战中锤炼本领、在比拼中提升能力。”榆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伟表示。

通讯员 樊蓉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