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部领航“渔”富路——定边县高庙湾村“党建+生态养鱼”蹚出振兴路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8-06 09:47:58 编辑:李 娜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高庙湾村水库首次捕捞丰收场景。叶子 摄
晨光熹微,定边县学庄乡高庙湾村的榆树湾水库边已聚满村民。他们屏息凝神,目光紧随着水面缓缓收拢的渔网。水花翻涌间,一尾尾肥硕的鲢鱼、草鱼、鲤鱼跃出水面。
“听打鱼师傅说,水库的鱼少说也有大几千到上万斤。”村民武志耀难掩喜悦,“以前村里产业单一,现在有了养鱼产业,大伙儿都高兴,盼着以后发展得更好!”
这满网的收获,是高庙湾村集体经济养鱼基地的首次丰收,也是村党支部带领村民盘活闲置资源、发展集体经济的坚定探索。
2018年,高庙湾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成立,如何有效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可持续产业,成为党支部面临的重要课题。2019年,市农业农村局下拨的8万元扶持资金带来了转机。
面对“钱往何处去”的难题,党支部将选择权交给村民,经过深入讨论和多次村民大会商议,大家的目光最终聚焦在村旁那座总库容达145万立方米的榆树湾水库上——依托优质水源发展生态养鱼产业的共识就此形成。
然而,发展水产养殖对于世代以种地养羊为生的村民而言是个全新领域。“村民对养鱼心里没底,谁也不敢打包票能赚钱。”村党支部书记高树湖坦言当时的疑虑。
破局的关键在于信心。为此,村党支部定下方向:发挥组织优势,党员带头先行示范。“当时号召党员带头,分头去动员村民,号召大家一起来保护、支持这个产业。”高树湖回忆道。
在党组织的引领下,2019年,村集体联合社利用8万元启动资金,科学投放了60万尾鲢鱼、草鱼、鲤鱼苗,并采用“人放天养”的生态养殖模式,主要依靠水库天然饵料,辅以必要看护,让鱼儿自然生长。
历经6年的精心守护与自然孕育,首次捕捞便迎来收获:鱼儿普遍长到4至5斤,产量达1万余斤。“今天是第一次出鱼,效果很好。通过这次捕捞,我们积累了经验,以后在鱼苗选择、管护、养殖上会更精准,争取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高树湖对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生态养鱼的成功实践,带来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通过构建“以水养鱼、以鱼净水”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水库水质得到有效维护,逐渐形成了“水下有鱼、水面有鸟、滩涂有苇”的立体生态景观。在此基础上,高庙湾村同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和“四位一体”节水灌溉项目,进一步夯实了农业根基。这“一泓碧水”的成功盘活,为多元化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盘活水利资源,做强品牌水产养殖,深化‘党建+产业’融合,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定边县学庄乡党委副书记赵炳凯说。
记者 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