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方言里的那些助词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4-16 10:03:50 编辑:李 娜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陕北人,家乡方言对我来说绝对是意义非凡的,因此平时在闲暇时间里,我总是热衷于去探索家乡方言里的很多有趣现象,比如陕北方言里那些特别的助词。

陕北晋语方言体系中助词是非常发达的,而且与现代汉语普通话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结构助词“的”的不同。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的”一般可以跟在名词或者名词词组的后边,表示一类事物,例如“做饭的”“开车的”“打扫卫生的”等等。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其后一般可以加上中心语,构成“定中结构”,如“做饭的师傅”“做饭的小伙子”“开车的女子”“打扫卫生的后生”等等,具有一定的类推性。

但是在陕北方言中情况却很不相同,如“大哥的”“娘的”“媳妇的”等,这些词后不能加上中心语,而且在语义上就等于“大哥”“娘”“媳妇”。因此就形成了“名词+的=名词本身”这一特殊结构。而且一般表示第三人称,例如:

普通话:“他大哥回来把他家的钱偷了。”陕北方言:“大哥的回来把他家的钱偷了。”

普通话:“他家媳妇厉害得很。”陕北方言:“媳妇的可厉害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语法现象,我觉得主要是因为这一结构是“做……的”的简化形式,“媳妇的”就是“做媳妇的”简化形式。

二是另外一个结构助词“得”的不同。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会有“动词+得”的结构,表示“可能、允许”,例如“吃得”“看得”“用得”,如果是否定形式就在其中加上“不”形成“吃不得”“看不得”“用不得”。该结构后面还可以加上补语,构成“动补结构”,例如“治得好”“弄得了”“好不了”等。

但是在陕北方言中却形成了“得+动词或形容词”的结构,例如:

普通话:老王,你看这件事成得了吗?陕北方言:老王,你看这件事得成不?

普通话:就你这种态度,你的学习成绩还能好得了?陕北方言:就你这种态度,你的学习成绩还能得好了?

普通话:没有门禁密码,小区大门能进得去吗?陕北方言:没有门禁密码,小区大门得进去不?

三是体助词“着”的不同。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着”附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进行或者状态持续。但是陕北方言中的“着”却与普通话有很大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陕北方言中有表示陈述语气的“动词+名词+着+呢”的特殊结构,这与普通话中“动词+着+名词+呢”的结构不同。例如:普通话:张三正在玩着游戏呢。陕北方言:张三正玩游戏着呢。

其次,陕北方言中有表示祈使语气的“动词词组+着”的特殊结构。例如,普通话:你先走,我随后就来。陕北方言:你先走着,我随后就来。

再次,陕北方言的“动词词组+着”结构还可以表示普通话中的“先做……再做……”。例如,普通话:先写作业,写完再去。陕北方言:先写着,写完再去。

还有,陕北方言的“动词词组+着”的结构还可以表示一种特殊的反讽语气。例如:你等着,看钱能从地里长出来不(意思是你不要想等着地里长出钱来)。再如:玩着,作业写完了吗(意思是你现在这么潇洒地玩,你的作业却还有很多没有完成)。实际上用普通话就是“你就玩着吧,别写你的作业了。”

四是时助词“来来”“来”的用法。“时”指动作行为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如过去、现在、将来等。

陕北方言中的时助词最常用的是“来来”,它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和普通话中的“来”或“来着”类似,可以表示最近的过去。例如“这几天不见,你去哪来来?”除此之外,还可以表示较远的过去,例如“三十年前,我上内蒙古去来来,结果没挣着钱。”

其次,用在否定句当中,表示未完成。例如甲问:“你作业写完了没?”乙答:“没来来。”

再次,可以表示刚刚看到的结果。例如“老张下来来。”表示说话人看到了老张从某个地方下来了。类似的用法还有“过来来”或者直接说“来来”。

最后,用在疑问句中和普通话不同,约等于“了吗”。例如普通话:“你最后去天津了吗?”但在陕北方言中为:“你去天津来来没?”

第二个常用时助词是“来”,但是和“来来”意义不同。“来”表示将来。例如“快12点了,咱们吃饭去来。”表示将要去吃饭,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咱们去吃饭吧”。

五是表数助词“来回”的用法。“来回”表示概数,相当于普通话的“多”“开外”。可以表示度量衡,如“五公里来回”;可以表示货币量数,如“十万来回”;可以表示年龄,如“八十来回了,身体还这么好。”

六是比况助词“上的”。表示“跟……一样”,例如:“你就跟猪上的。”意思是“你和猪一样。”还可以表示“似的”,例如“他表现那么积极,就跟这是他们家的事上的。”方言中还有另一种表达“就跟这是他们家的事似”,陕北传统方言一般不用“似的”,而直接使用“似”放在句尾。

总而言之,对于自己家乡的方言,我总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不看不知道”是因为,作为陕北方言的母语者,我们总是浸润在母语的环境当中,所以有时候会不自觉地忽略自己方言的特性,而“一看吓一跳”是因为,只要你仔细地分析这些听起来“土锃锃”的方言,你都会从中挖掘出很多地方特色,并感慨于陕北方言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张程鑫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