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厚植绿色基底 打造生态家园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4-05-27 14:55:23 编辑:郝莉娜 校对:康敬卓 责编:王丹

绿化提升工程


沿黄土石山区绿化


义务植树


红枣低产林改造


无人机灌装农药 马露露 摄


龙湾森林公园


初夏的名州大地,绿色盎然,活力涌动。无论是峁梁沟壑、城区公园,还是村庄社区、道路两旁,处处洋溢着绿色的气息,一幅壮美的名州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今年是推进全市生态空间高质量治理的关键之年,也是防止二次沙化及国土绿化五年行动承上启下之年,绥德县以林长制为抓手,紧紧围绕“一城、两区、三线、多点推进”的工作思路,在生态建设和修复、林业产业发展、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等方面积极作为,取得良好成效。

绿化景观,提质增效加速度

4月13日,绥德县2024年全民义务植树暨春季造林绿化启动仪式在名州镇龙湾森林公园举行,拉开了造林绿化的帷幕。全县领导干部和林业系统技术人员、城区护林员、学校师生代表共计256人参加,大家一起挥锹铲土、扶正树苗、培土围堰、提水浇灌,劳动场面热火朝天。

名州镇踊跃村环城林带绿化项目作业区,山坡密布冲沟,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5月9日,运苗工人肩挑背扛行走在羊肠小道,准备栽植苗木。为了保障每一株树苗都能浇到水,该县在山顶建了3个临时蓄水池,铺设了2000多米管道进行浇水,确保树苗有较高的成活率。

环城林带绿化项目涉及名州镇6个行政村,绿化总面积2240余亩,总投资594.3万元,栽植各类苗木37万多株。为了提升环城林带质量,绿化时选择有特色的景观树种,采用常绿乔木油松、白皮松等搭配沙棘、丁香、连翘等观花植物,运用乔灌木之间的高低层次、花色对比进行造景,达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今年以来,绥德县按照造林绿化“增量、提质、升级”的要求,在持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切实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着力在绿化提质增效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绿化效果和绿化水平,不断提升环城林带颜值。

该县全面开展春季造林绿化工作,完成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续建项目任务1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万亩,退化林修复2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完成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项目,造林面积2700亩,森林抚育280亩;完成防止二次沙化及国土绿化五年行动项目,包括生态廊道、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环城林带提升改造、重点区域绿化、美丽乡村建设和林业产业6大类14个项目。

“上半年,全县计划完成国土绿化及封育任务11.8万亩,目前已完成总任务的78%;下半年,计划完成2024、2025两年的‘双重’造林任务8万亩,同时积极开展有害生物防治及林草资源保护工作,为黄河‘几字湾’攻坚战国土绿化行动贡献绥德力量。”绥德县林业局局长刘振亚说。

盘活产业,规模发展经济林

今年春季,义合镇田家下山村500亩红枣标准示范园,工人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对2万余株枣树进行嫁接改良,每一个步骤都严格遵循科学规范,确保嫁接成功率。

田家下山村家家户户都有枣园,面积达2000余亩。近年来,由于秋季雨水较多,枣树品种老化,红枣裂果霉烂严重,几近绝收,大多村民放弃管理,一片片优质红枣园被撂荒。

“绥德县林业局筹措资金184万余元,对田家下山村500亩枣园实施嫁接改良,通过降高塑形、科学施肥、扩穴保水、病虫防治等措施,提高红枣品质,助力乡村振兴。”绥德县林草资源管护中心工程师马刘东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嫁接改良工作,农户不需投资一分一厘,就可享受红枣嫁接改良后带来的经济效益。

今年,绥德县按照因地制宜、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在林业经济建设方面计划投资950万元,全力推动红枣、核桃、红梅杏、酸枣产业及林下经济发展。同时,积极支持红枣购销加工企业发展,做长产业链,带动枣产业发展。大力推进红枣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品种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该县在田庄镇新发展一个千亩红梅杏示范园,把贺家庄村长势较好的800亩山杏嫁接改良成红梅杏,在雷家坪村、李家寨村新栽200亩红梅杏,并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讲座等方式,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杏树管理水平,确保取得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新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5000亩、沙地红薯2500亩、林下规模养鸡场及养鹅场各1个,大力培育林业产业发展新增长点,以林业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严防严护,打出防治组合拳

5月9日,伴随着一阵阵螺旋桨的嗡鸣声,无人机穿梭于陕西龙湾森林公园侧柏综合防治试验点,进行农药喷洒作业,短短几分钟便完成了农药喷洒任务。

绥德县每年春季定期对树木进行打药除虫,并安排专人对所有绿化乔木、灌木、花草进行全面监控,定点定人负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灭,确保树木花草的成活率和虫害防治率。今年,该县采用无人机喷洒农药,通过现代化、智能化技术的使用,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为打好春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组合拳,有序推进全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各项工作,今年绥德县投资100多万元,购买了植保无人机、大中型地面打药设备及农药,区分生态林、经济林进行分类防治。县林草资源管护中心针对沿黄红枣林区16个行政村及县级经济林试范区,统一技术指导,发放打药设备及农药到村,规定时段进行统防统治,防治成效明显。

此外,绥德全面压实林草资源保护责任,突出抓好森林防火、封山禁牧、有害生物防治、古树名木保护、侵占林草违法案件查处及问题整改等工作,夯实高质量发展绿色基底。

“下一步,绥德县将持续加强项目管理,通过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加快项目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继续加大造林绿化力度,逐年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全力坚守林业生态安全底线,抓好病虫害防治,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以及封山禁牧等各项工作,保障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刘振亚表示。

记者 马露露 任惠 通讯员 郭媛瑞 王辉 张丹(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照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