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徒步长城,穿越绿洲!——榆林市首届长城(沙漠)重装徒步越野邀请赛见闻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9-21 23:45:20 编辑:李 娜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选手们在烽火台下穿越沙漠绿洲。
重装男子组选手徒步越野。(图片均由市文旅局提供)
9月20日清晨,榆阳区大河塔镇三台界烽火台旁,随着发令枪响,500名背负沉重行囊的徒步爱好者冲出起点,踏沙丘、穿草地、过长城,开启了一场体力与意志的较量。
这是榆林市首届长城(沙漠)重装徒步越野邀请赛的比赛现场。赛事设重装与轻装两个组别,分男子、女子项目,赛道依长城遗址而设,穿越12公里沙漠、草地与黄土沟壑交错的地貌。重装男子组需背负15公斤、女子组需背负10公斤装备完成全程,极具挑战性,是对选手体能、毅力等的全面考验。
名为“沙漠徒步”,却不见黄沙漫天。这场比赛,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一次文化的致敬和生态的见证。
“所有人一看名字都觉得会是漫天黄沙,”市文旅局副局长任强指着赛道旁的沙柳和柠条说,“但你真正走进来,几乎看不到沙漠——这是榆林几十年坚持治沙创造的奇迹。”
选择这条赛道,别有深意。三台界烽火台是明长城重要遗址之一,周边地貌融合了沙漠、草地和黄土沟壑,极具榆林地域特色。而曾经标注为“沙漠”的赛段,如今已被植被覆盖。
“十年没来,榆林的变化太大了!”一位来自西安的选手感慨。通过比赛,他不仅圆了徒步长城的梦,更直观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与发展活力。
毛乌素沙地,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经过几十年科学治理,这片沙地已从版图上“消失”。榆林人用林草筑起“绿色长城”,与古老长城交相辉映,共同守护这片土地的文明与生态。
赛道沿途就像一座流动的展示馆,选手穿梭于沙柳、花棒等植物形成的绿洲中,亲身感受榆林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巨变。
“体育赛事不仅是竞技,更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任强表示,赛事特意选择保存最完好的明长城段,让选手在奔跑中体会“长城精神”——那种坚韧、不屈的力量。
为确保安全,组委会共设置4个补给点,调配3辆救护车、5辆应急救援车和两辆AED医疗保障车,20余名医护人员随时待命。同时,赛事严格执行环保要求,所有选手和工作人员须“自带垃圾离场”,践行“无痕户外”。
最终,重装男子组选手周航以1小时18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冲线后,他感慨道:“负重穿越时,看着烽火台遗址,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最震撼的是沙地里顽强生长的绿色植被,就像长城精神的延续。”
“我们不仅是为户外爱好者提供挑战平台,更是借助赛事引导更多人关注长城保护,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任强说。
长城依旧,绿洲新生。晌午过后,最后一批选手抵达终点。他们带走的不仅是奖牌,更是一段穿越历史与现在的记忆。当代人用脚步丈量时间,在传承中创新,在保护中前行,让长城精神生生不息。
记者 刘香 马瑞安 见习记者 方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