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生态环境局聚力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紧扣“减负增效” 助企“轻装快跑”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7-11 23:38:45 编辑:李小龙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的工作要求,紧扣“减负增效”工作主线,全面落实优化审批流程、创新执法模式、提升服务效能等举措,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着力破解企业在项目审批和生产经营中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为项目加快落地建设、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坚持以行政审批机制改革破解企业办事难题,市生态环境局创新推出了环保审批“极简模式”,在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的基础上,建立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绿色通道”,全面推行“四个一”审批机制,将项目环评报告表、报告书审批时间分别压减至20天和30天,审批效率较此前提升50%。同时组建重点项目专班,建立四级项目环评台账,推行“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服务模式,通过提前介入指导、定期调度进展确保项目审批高质高效推进。截至7月10日,全市省级新开工重点项目环评审批完成率达100%。
聚焦以柔性执法构建生态环保监管新格局,市生态环境局全面创新“阳光执法”机制,严格落实“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柔性监管要求,通过官方网站公示执法人员信息、年度执法计划等内容,实现行政检查全程透明化并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开展执法业务大练兵活动,强化文明执法、廉洁执法作风建设,切实提升生态环保执法工作的规范化、精准化水平;坚持“差异化执法+帮扶指导”相结合,既确保监管依法依规,又注重服务企业发展,加快构建新型政企互动关系,为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还创新打造了“培训+帮扶”双引擎服务模式,通过建立“行业定制、需求导向”培训机制,针对环境监测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题培训,有效提升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精准助力企业绿色发展。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全流程帮扶,通过召开审批帮扶会、提前介入指导等方式加快环评手续办理进度,推动各类项目快速落地、及早开工,为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 吴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