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榆林网!
榆林传媒中心主办
<
>

薪火传承铸师魂——榆林中学教师屈菲一家三代坚守教育事业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2-09-13 08:41
2

downLoad-20220913084237

屈菲在课堂上为学生上地理课。郝彦丰 摄

外公一家7口有4人是老师

一家三代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累计长达87年,这种传承与坚守弥足珍贵、令人动容。2019年教师节前夕,榆林市召开教育工作大会,评选表彰首届“榆林市教育世家”,屈菲家庭获此殊荣。

对于外公张贵荣教书的情景,屈菲只是听说,没有亲见,因为她1990年5月出生时,她的外公已离开教学岗位,第二年退休。这时,张贵荣已从事教育工作41年,且一直坚守在农村。

1950年秋,20岁的张贵荣在神木市孙家岔镇孙家岔村创办了全镇第一所小学,从此改变了孩子们无学可上的困境,他本人也成为当地红色教育的奠基人之一。1956年,他在榆林师范学校取得中师学历后,返回家乡继续任教,并于1968年又创建了全镇第一所中学。

因在教育事业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张贵荣曾多次被推荐到政府部门任职,但他认为农村教育更需要自己,每次都主动放弃了机会。作为一名长期扎根基层教育的乡村教师,他和妻子共育有5个子女,其中3人先后毕业于榆林师范学校。尽管后来有两个子女教学数年后离开教育系统,但“一家有4人当过老师”的事迹至今在当地传为佳话。

母亲病床上翻看学生毕业照落泪

20岁那年,屈菲的母亲张翠琴从榆林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神木市尔林兔中学教学。之后,她又辗转至神木市第二中学、职教中心、第三中学等学校任教,直至2014年退休。其间,她被评为全县中学教学能手、全县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标兵等。

从一头青丝到满头银发,张翠琴在三尺讲台上坚守了35年。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她将自己所带班级的毕业照都整理出来,从黑白至彩色,每个学生的姓名和往事,她仍记忆犹新。在病床上,她一次次放下,又一次次拿起照片,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落泪了。然后,她扭过头对病床前陪伴的女儿屈菲说:“妈妈当了一辈子教师,也没干够这份工作,如果有来生,我还当老师呀。”

延续好家风奋进教育新时代

从小受到外公和母亲的影响,2007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屈菲坚定地报考了陕西师范大学,成为该校首批国家公费师范生。2011年大学毕业后,她进入榆林中学当了一名地理教师。工作之余,她又在陕西师范大学攻读硕士,获得研究生学历。现在,屈菲担任学校地理教研组副组长,本学期给高一年级两个班级上地理课。

“我要像外公和母亲那样,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一定要潜心教书育人、传承好家风。”从踏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天起,屈菲就给自己立下“规矩”,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

参加工作第一年,屈菲就被评为学校年度优秀教师;2016年、2017年,她分别获得榆林中学“教学技能大比武”第一名、特别奖;近年来,屈菲先后荣获榆林市首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青年组一等奖、陕西省首届中小学课堂创新大赛地理学科高中组一等奖、榆林市中小学教学能手、全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第六届榆林好人“师德标兵”、榆林市妇联“坚定理想信念 讲好《梁家河故事》”诵读比赛一等奖、榆林市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一等奖……

记者 郝彦丰

本文来源:榆林日报编辑:李娜

微信阅读

手机阅读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