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在榆林体育中心附近巡逻。 胡少鹏 摄
8月11日晚,承载着全省人民热情与梦想的省十七运在榆林胜利闭幕。“全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四个严防、五个确保’工作总目标,聚焦组织、指挥、实施、保障四大体系,全方位筑牢安保防线,实现了开闭幕式万无一失、赛事活动安全顺利、交通秩序安全畅通、社会治安平稳有序、队伍形象文明规范的目标,交出一份满意答卷。”省十七运安保总指挥部执行副总指挥,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正县级侦察员杨利军说。
开闭幕式绝对安全
8月6日晚,省十七运开幕式在我市隆重举行。从当日上午7时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新分局、榆阳分局,以及武警、消防、保安等2100余名安保人员分批上岗。现场安保指挥部实时对各项安保工作进行指挥调度,各安保小组密切配合,开展外围查控、交通疏导、安全检查、秩序维护、巡逻防控、应急值守等工作,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安保屏障。
市公安局把开闭幕式安保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强指挥调度,实施圈层防控,建立横向衔接、纵向联动的指挥调度体系,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联合办公、协同作战,做到指挥调度积极高效。实行“全员实名、团进团出、错时抵离、定点上下”管控措施,提前对嘉宾、运动员、观众等行进路线进行实地踏勘,完善各类标志标识,细划涉赛车辆通行路线,科学划分停车区域,制作停车点位示意图、车辆流线图。全面落实远端分流、近端管控、定位接力、视频回传、可视指挥等保障措施,实现了“零失误、零差错”目标。组建了焰火燃放、无人机表演、无人机反制等现场管控专班,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安全监督保障工作,驱离、击落“黑飞”无人机12架,确保了焰火燃放、无人机表演安全顺利进行。构建了环榆5省市防护圈、环主城区6县市区防护圈、环主场馆防护圈和主场馆缓冲区、控制区、核心区“三圈三区”安保圈,累计投入安保力量4100余人,确保开闭幕式绝对安全。
治安刑事案件“零发生”
在省十七运主场馆安保联合指挥大厅,市公安局搭建了集3D建模展示、点对点指挥调度等11个模块于一体的安保指挥调度平台,实现了对主要场馆、重点驻地酒店及重点区域、道路的实时视频调度和全市治安、交通态势的实时掌握。
“省运会主场馆、开闭幕式以及多数赛事、住宿酒店都在我们辖区,为全力做好各项安保工作,我们集结了公安民辅警360人、保安890人,组建了13个工作组,强化责任落实,做到‘物、技、人’防紧密结合、‘点、线、面’控全面覆盖,圆满完成了火炬传递、开闭幕式、省运村安保和水上运动等28个大项的赛事安保工作,真正做到万无一失。”公安高新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刘利平说。
省十七运期间,市公安局以赛事和火炬传递活动安保为重点,落细落实安保措施,实现了涉赛事活动治安、刑事案件“零发生”。紧盯涉赛场馆、省运村、驻地酒店,坚持“一赛事一团队、一场馆一指挥部”,对封闭式场馆采取“严格安检、科学组织、优化流程”措施,对户外赛事采取“把住端口、守住线路、辐射周边”措施。其间,市公安局累计投入安保力量3.6万人次,确保了38个大项、815个小项、3440场赛事秩序良好、安全顺利,确保1.5万名参赛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及10万余人次观众观赛安全,确保15站、为期20天的火炬传递活动安全顺利。
社会治安有力有序
省十七运期间,我市广大公安民辅警驾驶摩托车或机动车穿梭在繁华闹市、街头巷尾进行巡逻防控,为省十七运的顺利举办营造了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
“我们按照‘南北封口扎边、东西相望呼应、中轴一线联动’的布局,设立了榆林南北两个公安检查站和4个警务站,按照‘人员不减、时段不减’要求,采取‘四巡合一’的方式,24小时开展巡防工作。”公安榆阳分局巡特警大队副大队长郝明说。
为确保省十七运期间社会治安稳定,市公安局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全力防范清除社会治安风险隐患,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800余起,挂牌整治治安乱点27个,发现整改单位内部安全隐患116处。整合交警、治安、巡特警和派出所警力,累计出动1.2万余人次,加强对夜市、酒吧、KTV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巡逻防控,确保社会面治安形势平稳。
安保工作无处不在
“作为安保人员,我们的岗位在赛场任何地方。”这是省十七运期间公安民辅警的工作常态,指挥部、外围场地、现场入口、看台、安检区、休息区,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门岗、检查岗、隔离岗、看台执勤岗,岗位不同,但责任和使命是一样的,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警察在身边,安全就在身边,服务就在身边”的庄严承诺。
省十七运期间,市公安局民辅警充分发挥能吃苦、能战斗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警容严整,坚持理性、规范、文明执勤,舍小家、顾大家,放弃周末和节假日休息,连续作战,充分展现了公安铁军忠诚担当、勇于奉献的优良作风,为省十七运的圆满举办筑起安全屏障。
记者 赵娜 胡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