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日益赋能农业农村各环节,数字乡村建设过程将带动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流向乡村,促进农村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乡村资源配置优化,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释放更多“数字红利”。
拓展乡村数字产业链,推动数字经济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充分共享乡村数字产业收益。加快农村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网络、寄递物流设施水平,促进物联网、云平台体系在乡村落地,加快农村产业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完善适应农村产业新业态的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
加强绿色生态数字化保障,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让农民充分共享乡村绿色发展机遇。推进农产品标准化数字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绿色附加值。倡导农村绿色生活方式数字化,推进农村水环境健康数字化动态监测,提高秸秆、畜禽粪污等资源的再利用率,引导农民通过数字化商业模式获取绿色收入。
建设乡村数字文化网络体系,弘扬优秀乡村文化,让农民充分共享丰富多彩乡村文化盛宴。以建设乡村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载体,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积极引导农民参与乡村文明建设。
探索乡村治理数字化改革,深化乡村法治建设,让农民充分共享乡村数字化治理成果。推进“互联网+社区”“互联网+党建”等平台建设,提高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推动乡村规划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引导数字要素向乡村流动,助力共同富裕,让农民充分共享数字乡村普惠红利。建立健全乡村数字人才科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开展诸如数字专业人才返乡下乡活动,向农村普及数字农业相关知识,加大乡村数字应用供给,开展农业科技、电子商务等新型农业技能培训,逐渐消除并弥合乡村数字化发展人才鸿沟。
(据《农民日报》)
黄敦平 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