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网联通 开辟广阔未来
公路,一头连着城市崛起,一头连着乡村振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硬件,也是幸福生活的刚需。
2020年11月,历时两年全长1100米的定边县南大街公铁立交大桥正式开通,成为县城连接定边县东南西三个方向的乡镇,国道、省道等干线公路的主要通道。该大桥是一项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的亮点工程,也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工程。通车后,极大地缓解了定边城区交通压力,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这是定边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交通网络体系的有力印证。
定边县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结合重大交通项目的实施,全县交通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青银高速公路和国道307横贯东西,吴定高速、省道303、定铁及定刘张等县乡公路纵跨南北,太中银铁路穿境而过,4C机场启动建设。全县公路总里程达2957公里,行政村通畅率达到100%,贫困村通沥青(水泥)路率达100%,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枢纽,连接各乡村的方便、快捷公路交通网络,实现了全县乡镇2小时交通圈。
交通先行 畅通脱贫致富路
交通运输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条件。近年来,定边县把交通扶贫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创新体制、完善政策,坚持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破解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保障。
在油房庄乡的王湾村,沿线多个小组的村民出行都需要走几小时的山路。因交通闭塞,产业基础薄弱,王湾村一度成为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2016年5月,一条长17.728公里、宽3.5米的水泥路开始修建,将王湾村的10个小组串联起来,有效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也让沿线村组种植的马铃薯、荞麦、小杂粮等农特产品的交通运输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惠及群众860余人。
与此同时,为解决农村群众小件运输难的问题,定边县立足农村物流发展需求,加大与邮政公司、电商企业及圆通、申通等快递公司的协调沟通力度,合理布局县、乡、村三级物流站点、延伸物流服务网络,实现了19个乡镇电商服务站、185个行政村电商农村服务点物流配送全覆盖,为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在农村路建设方面,近年来,定边县累计投资10亿多元,新建、改造县乡村道路1301公里,全县等级以上公路总里程达到2957公里,形成了以县城为枢纽、连接各乡镇的“六横五纵”公路网络,全县建制村通畅率达到100%,所有贫困村均实现通沥青(水泥)路。
服务提升 在“路上”成为享受
“孩子自己可以坐公交上学,我们省心也放心。”家住新乐小区的蒋女士高兴地说。
这条新开通的4路公交线路,有效解决了途经东环路(森林广场)以北路段、西环路(中医医院)以南路段、北环路(长城街)以东路段、明珠路全段、火车站等部分路段市民出行难的问题。“抬脚上公交、落脚到目的地”的公交成了市民出行的首选方式。
要让群众“走得了”,更要“走得好、走得舒适”。2020年11月12日,新建定边县一级汽车客运站开通运营,这是“十三五”期间全省交通运输站场建设重点项目之一。新站将原汽车北站和南分站合并进行运营,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设有售票厅、候车厅、发车站台、停车场等多个区域,经营跨省、跨市、跨县和县域境内班线42条,进站经营车辆268辆,发出班线主要辐射宁夏、内蒙古、甘肃、西安、榆林及毗邻县区和县域境内各个乡镇(村),年发车7万多个班次,年客运量(吞吐量)将达70万人次。
近年来,定边县聚焦交通供给效率和品质,健全城乡客运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完善物流网络和物流节点,为广大群众提供高品质交通运输服务。全县共有一级客运站1个,五级客运站8个,开通客运线路44条,城乡一体化客运班线3条,保有运营车辆188辆,通车里程达6872公里,保证乡镇班车通达率达100%,实现了每个乡镇、村都有客运招呼站点,推动了全县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