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县张家山镇寺沟村村民刘润国是全镇唯一酿酒户,但从2016年开办作坊到2019年注册公司,他家的酒一直没打开销路。新的转机是从近两个月才开始,除了成品酒销量有大幅提升外,散酒每天也能卖100多斤,还经常有外地的客户打电话购买。对此,刘润国高兴地说:“这多亏了柳青文化园的带动,让我家的产品越卖越好!”
村民刘润国酿造的纯粮酒迎来新机遇
座落在寺沟村的柳青文化园,于今年10月30日正式开园,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4550平方米,由柳青故居、柳青文学馆、柳青私塾、柳青书院、陕西现当代作家群馆等展馆构成,全面展现了柳青文学精神和陕西文学发展历程,特别是分布在20个院落、77孔老窑洞里的关于柳青和500多位陕西作家的3万余件(页)珍贵图书、手稿、书法、信札等,更是为文学爱好者呈现了一场文化盛宴。
游客参观柳青故居
柳青文化园开园后,以往宁静的小山村便日渐红火起来。据吴堡县柳青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薛源介绍,基本上每天都有游客来文化园参观,从县城里来的,从其他县市区来的,还有从内蒙古、山西、北京等外地来的,山西吕梁旅游集散中心还为此开通了一日游专线,每隔半个月文化园就有一次旅行团接待任务。
寺沟村一角
随着游客的持续增多,寺沟村的不少村民开始做起了小生意,就像刘润国给游客卖酒一样,也将家里的小杂粮、红枣、手工挂面等土特产品拿出销售。在西安打工的刘建飞得知村里建成柳青文化园后,辞去工作返乡创业,将自家的一排窑洞进行简单装修,经营起一家农家乐。与此同时,柳青故里电子商务服务点、陕西柳青书画院有限公司等也在村里崛起,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势。
村民刘建飞的农家乐
柳青文化园的建设,受益的不仅仅是寺沟村,还进一步推动了周边村落的乡村旅游。游客参观完文化园后,常常又去附近的“挂面村”高家塄村体验手工空心挂面制作,也少不了走访不远处的辛庄村,而这两个村庄都隶属于张家山镇。由多方联合打造的“辛庄课堂”项目首期工程将于2021年完成并交付使用,届时一批具有黄土高原乡村气息的现代化精品民宿在该村建成,使辛庄村与“辛庄课堂”浑然一体,成为带动当地文化旅游的又一新引擎。
文学之门
作为吴堡县大力实施“旅游+”战略的重要区域之一,张家山镇正紧抓机遇,全力推动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更好地融合、联动发展。镇长王娜表示,镇上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十四五”时期,该镇将依托柳青文化园、辛庄课堂等文旅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补齐文化产业基础设施,鼓励村集体、企业发展农家乐、民宿旅游,并开发相关旅游产品,把游客引进来,把挂面等产品带出去,让乡亲们过上更加富裕美好的新生活。
文图/记者 郝彦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