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榆林网!
榆林传媒中心主办
<
>
首页 >区县 >神木市 >正文

尔林兔镇:做好“六稳”“六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发布日期:2020-08-11 09:36
222

“现在的政策真好,在当地政府和爱心企业的帮扶下,不仅让我脱了贫,还让我发展起了养殖业,我们老百姓经济发展的路越来越宽,日子也有了盼头。”说起如今的生活,米凤莲激动不已。

今年57岁的米凤莲是神木市尔林兔镇西葫芦素村人,平时靠种玉米、养羊、喂鸡维持生计,因丈夫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生活困难,2016年被识别为贫困户。得知米凤莲的情况后,尔林兔镇政府通过特设公益岗解决其就业,并给予低保等兜底保障。同时企业家杜芳华了解到米凤莲准备在附近养羊之后,积极帮助他们做筹备工作,传授养羊的知识,并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她的玉米,2018年米凤莲顺利摘掉了贫穷的帽子。

围绕“六稳”“六保”工作要求, 今年,该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脱贫攻坚“交总账”意识,抢抓疫情形势下脱贫攻坚政策扶持新机遇,不断加大对贫困群众的扶持和保障力度,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坚决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用好“关键钱”,强保障稳推进。今年,该镇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投资1127万元积极争取落实8个扶贫项目。围绕“三保障”、基础设施、产业就业、成果巩固、基础工作和长效机制等6个方面内容,结合中央巡视“回头看”和国家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扎实开展查漏补缺专项行动,进一步细化实化工作举措,健全完善责任落实、工作督导、监督执纪等工作机制,提升脱贫质量。持续做好脱贫攻坚问题大排查,为建立防返贫监测预警机制等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围绕“稳增收”,抓服务促就业。如何让贫困户稳增收,促进贫困户就业创业,是该镇近年来一直探索的问题,经过实践摸索,该镇利用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优势,让新型农业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通过劳务联结、订单联结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进一步推动涉农企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新作用、展现新作为、体现新成效,逐步建立带贫益贫长效机制。同时充分利用公益岗和生态岗解决就业。截止目前,该镇公益性岗位就业共计43人,其中2020年新增安排贫困户公益性岗位就业23人。3家帮扶企业出资结对安排8名贫困劳动力在村内从事环卫保洁、道路养护等工作;生态扶贫方面安排3人从事护林防火工作。通过多种渠道转移就业71人在企业稳定就业;4名贫困户子女考取政府公益岗位协管员;袁家圪堵村成立扶贫社区工厂,共计吸纳贫困劳动力11人。神木市华东生态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劳务联结、订单联结等方式带动贫困户4户,实现收益23478元,并签订三年以上的带动协议。

立足“强产业”,拓渠道促增收。今年以来,该镇认真落实好神木市产业扶贫政策,发挥当地畜牧产业发展优势,为贫困户量身定制产业帮扶计划,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

围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脱贫攻坚方面下功夫。贫困村吧吓采当村实施3000亩优质牧草种植项目。今年全镇贫困户引进优良畜牧品种共计11户,其中牛3户3头,羊8户80只;农机具购买3户3台;圈舍改造5户;种养殖奖补86户,把贫困户纳入到产业发展中,让贫困户分享到产业发展成果,拓宽了增收渠道。

围绕主要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该镇利用自身农业资源优势,试点开展以生产托管服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全力发展现代农业,释放劳动活力,创造增收、致富渠道。今年在石板太、袁家圪堵、吧吓采当等村实施,托管面积2万余亩,主要作物为玉米。

探索“旅游+”模式,发挥农业特色、生态资源及区位优势,发展以乡村垂钓、农事体验、田园采摘、户外娱乐等为主的周末休闲旅游产业,打造一批具有观光旅游、餐饮娱乐、自助体验、休闲度假等功能的旅游综合体。今年重点打造西葫芦素万亩草原草原休闲体验区、主题游乐区、草原观光保育区和田园农庄,推进木独兔村大漠渔村的建成使用。让群众在生态旅游业的建设中享受发展红利,拓宽增收渠道。

用活“小额贷”,保稳定促发展。用足用活扶贫信贷政策,进一步加大扶贫小额信贷扶持力度,促进贫困户发展产业。主动了解因疫情影响造成还款困难的贫困户,力促将疫情影响降至最低。截止目前,共为24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发放贷款77.3万元。

本报记者宋艳霞 通讯员王彩云

本文来源:榆林传媒中心-榆林网编辑:贺杰慧

微信阅读

手机阅读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