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语重心长,为进一步做好榆林新时代招商引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注入了强大动力。
按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要求,科学谋划项目,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项目支撑,关键在于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作为招商引资部门,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主动作为,超前谋划,全力做好项目储备。要紧盯政策谋划项目,持续跟进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呼包银榆城市群规划、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等大战略大规划,结合全是十四五规划,谋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要创新思维谋划项目,高质量推进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从一块煤到一匹布,打造全产业链项目。利用与华为合作建立全国能源大数据中心契机,积极抢抓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新机遇,谋划一批5G、大数据中心、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要绿色转型谋划项目,擦亮国家森林城市金字招牌,做足“生态+”文章,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文化旅游等新业态。
按照“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要求,积极走出去引进来,不断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打造开放新高地是榆林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要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和引智并重,以更高水平的开放促进更高质量的发展。要大力引进来,瞄准世界500强、行业500强、大型央企、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主动上门对接,引进一批引领性、应用性、支撑性的好项目,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要积极走出去,依托中省市重点节会招商平台,聚焦我市重点招商产业,紧盯粤港澳、长三角、环渤海等重点招商区域,找准我市的比较优势与重点地区产业的结合点,吸引资金、项目、人才等发展要素向榆林聚集、充分涌流。
按照“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要求,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做好美丽陕西的榆林答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榆林是全国治沙英雄城市,要更加重视生态保护,发展绿色经济。对招商引资工作来讲,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既要招商,更要选商,大力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企业”,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按照“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要求,以招商引资助力脱贫攻坚,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要立足我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产业兴旺助推农民增收。要坚持培育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和引进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三大产业龙头企业和以小杂粮、红枣、羊子、中药材深加工等特色农业项目,真正把特色产业打造成富民产业。要深化产业合作,充分利用苏陕扶贫协作平台,积极组织企业参加“陕货进苏、苏货入陕”产销对接、苏陕电商网络扶贫产品购物节、苏陕产业协作洽谈会等活动,不断扩大榆林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引进电商扶贫龙头企业,持续引进知名电商平台企业,支持本地电商扶贫企业做大做强,引导电商企业多形式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榆林特色产品产的出、卖得好、促增收。
按照“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刻理解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延安精神、西迁精神、右玉精神、蒙古马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坚定理想信念,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始终做到立场坚定、意志坚强、行动坚决。同时,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头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当好企业发展的“店小二”,投资商的“服务员”。
李浩(作者系榆林市招商服务中心副主任)